字好书
贵池秋晚

《贵池秋晚》

时间: 2025-05-01 03:59:16

诗句

暮色千林薄,秋空万里长。

寒蝉鸣晚树,归棹发斜阳。

水远天同碧,风高叶脱黄。

星星老蓬鬓,不觉到潘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59:16

原文展示:

贵池秋晚
作者: 华岳 〔宋代〕

暮色千林薄,秋空万里长。
寒蝉鸣晚树,归棹发斜阳。
水远天同碧,风高叶脱黄。
星星老蓬鬓,不觉到潘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的秋天景色:暮色渐浓,树林显得稀薄,秋天的天空显得辽阔。寒蝉在晚树上鸣叫,归来的船只在夕阳的映照下划动。远处的水面与天空同样碧蓝,秋风高扬,树叶飘落成黄。星星点点,仿佛在提醒我已到达潘郎的身边,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注释:

  • 暮色:指傍晚的光线。
  • 千林薄:树林数量众多,显得稀薄,暗含秋天的萧瑟。
  • 寒蝉:秋天鸣叫的蝉,象征着寒冷和寂寞。
  • 归棹:指归来的船只,"棹"为划船的桨。
  • 斜阳:傍晚的阳光,光线倾斜。
  • 水远天同碧:水面与天空同样清澈湛蓝。
  • 风高叶脱黄:秋风劲吹,树叶纷纷脱落,变黄。
  • 星星老蓬鬓:形容星星如同老者的头发,表示夜晚的到来。
  • 潘郎:指潘江的郎君,象征着归属和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华岳,字仲明,号山人,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以山水诗著称,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事的思考。华岳的诗风清新质朴,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观与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秋天的傍晚,正值自然界色彩渐变之时,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的深刻体悟。诗中对寒蝉的描写,也象征着生命的孤独与脆弱,反映出诗人的内心情感。

诗歌鉴赏:

《贵池秋晚》是一首颇具情感的秋日诗作,华岳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傍晚的独特风貌。诗的开头“暮色千林薄,秋空万里长”便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深沉的秋意,暮色降临,树林显得稀疏,给人一种空灵而略显凄凉的感觉。

“寒蝉鸣晚树,归棹发斜阳”,通过寒蝉的鸣叫,增添了自然的音韵美,同时也渲染了一种孤寂的氛围。归来的船只在夕阳的映照下,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仿佛在暗示着人生的归途和流逝的时光。

接下来的“水远天同碧,风高叶脱黄”则描绘了水天一色的美丽画面,风起时叶落,象征着秋天的到来,也暗示着生命的更迭与无常。而最后一句“星星老蓬鬓,不觉到潘郎”则以星星比作老者的蓬发,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对往昔的怀念,潘郎的出现则增添了一丝温情,似乎在回忆美好的过往。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丰富,既有秋天的自然景色,又融入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情思,展现出一种深邃的哲理和情感,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暮色千林薄:傍晚的光影使得树林显得稀薄,展现出秋天的萧条。
  2. 秋空万里长:秋天的天空显得辽阔,给人一种开阔的感觉。
  3. 寒蝉鸣晚树:寒蝉在晚上的树上鸣叫,增添了孤独感。
  4. 归棹发斜阳:归来的船在夕阳下划过,象征着生活的归宿。
  5. 水远天同碧:远处的水面与天空一色,描绘了和谐的自然景象。
  6. 风高叶脱黄:秋风吹拂,树叶纷纷飘落,表现出秋天的特征。
  7. 星星老蓬鬓:星星如同老人的白发,暗喻时间的流逝。
  8. 不觉到潘郎:不知不觉中已来到潘郎的身边,象征着对往事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星星老蓬鬓”,将星星比作老人的白发,形象生动。
  • 拟人:寒蝉的鸣叫赋予了情感,让自然更具生命力。
  • 对仗:诗句之间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色,传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与深刻的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暮色:象征着结束与回忆。
  • 寒蝉:象征孤独与脆弱。
  • 斜阳:象征温暖与归属。
  • 星星: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用什么意象来表现时间的流逝?

    • A. 暮色
    • B. 星星
    • C. 风
    • D. 树叶
  2. “归棹发斜阳”中的“归棹”指的是什么?

    • A. 离开的船
    • B. 回来的船
    • C. 大海
    • D. 夕阳
  3. 诗中提到的“寒蝉”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
    • C. 兴奋
    • D.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杜甫
  • 《山中秋晓》- 王维

诗词对比:

对比华岳的《贵池秋晚》与杜甫的《秋夕》,两者都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但华岳更侧重于自然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感受,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社会现实与人文关怀。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解析》
  • 《华岳诗集》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奉和圣制九日言怀赐中书门下及百寮 杂诗五首 中书送敕赐斋馔戏酬 和李中丞慈恩寺清上人院牡丹花歌 月夜江行 大言 送卢评事婺州省觐 奉陪李大夫九日龙沙宴会 送清洨上人谒信州陆员外 送李处士归弋阳山居(限姓名中用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长编 鬼字旁的字 发凡 玉字旁的字 百灵百验 寒木春华 示字旁的字 凡夫俗子 臣字旁的字 闻道犹迷 林箊 血字旁的字 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午贯 球迷 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没根没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