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22: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22:44
海棠春
啼莺似学歌喉巧。正睡里一声听觉。
风细绣帘间,押动情丝袅。
阁签几度声催报。意自警看花趁早。
触手玉笙寒,臨手镜酲红少。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黄莺在春天啼唱,声音如同学习歌唱一般巧妙。正当我沉睡时,耳边传来这一声清脆的鸣叫。微风轻拂,透过绣帘,将我心中的情思撩拨。阁楼上的签条几次传来声音,提醒我早些去看花。伸手触摸那寒冷的玉笙,镜子里的脸色却因醉意而显得不那么红润。
作者介绍
姚华,清代诗人,以词风清丽见长,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情,作品多关注生活中的细腻情感。
创作背景
诗作可能创作于春天,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诗人通过黄莺的鸣叫唤起对春天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思索,反映出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海棠春》是一首富有春天气息的诗作,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交织,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细腻感受。开篇以“啼莺似学歌喉巧”引入,生动描绘了春天鸟鸣的清脆与悦耳,仿佛是春天的乐章,打破了冬日的沉寂。接着,诗人通过“正睡里一声听觉”,表现出自己在春日的慵懒与满足,突出了春天的宁静与美好。
“风细绣帘间,押动情丝袅”则是对春风轻柔的描绘,暗示了内心情感的微妙变化。这里的“押动”不仅是物理上的风吹动,更是情感上的牵动,极具诗意。随着“阁签几度声催报”,诗人仿佛被春天的气息唤醒,提醒自己要早早去欣赏花朵的美丽,表现出一种急切与期待。
最后两句“触手玉笙寒,臨手镜酲红少”则带有一丝淡淡的忧愁,寒冷的玉笙与镜中面容的憔悴,似乎暗示着诗人在享受春天美好时光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种潜在的孤独与失落。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景与人内心的复杂感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与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感受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入反思。通过黄莺的歌唱和春风的拂动,诗人感受到了生命的脉动,提醒自己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光。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啼莺的声音被比作什么?
a) 学习歌喉
b) 悲伤的曲调
c) 风的低语
“阁签几度声催报”中的“阁签”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楼阁中的签条
c) 窗外的花
诗人希望在什么时间去看花?
a) 早晨
b) 现在
c) 趁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姚华的《海棠春》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都有对春天的赞美,但姚华更注重细腻的情感表达,白居易则强调离别的悲伤与对时光的感慨。两者在主题上的不同反映了各自的情感基调与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