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舞曲歌辞。柘枝词三首

《舞曲歌辞。柘枝词三首》

时间: 2025-04-26 07:15:10

诗句

同营三十万,震鼓伐西羌。

战血粘秋草,征尘搅夕阳。

归来人不识,帝里独戎装。

悬军征拓羯,内地隔萧关。

日色昆仑上,风声朔漠间。

何当千万骑,飒飒贰师还。

意气成功日,春风起絮天。

楼台新邸第,歌舞小婵娟。

急破催摇曳,罗衫半脱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5:10

原文展示

舞曲歌辞。柘枝词三首 薛能 〔唐代〕

同营三十万,震鼓伐西羌。 战血粘秋草,征尘搅夕阳。 归来人不识,帝里独戎装。 悬军征拓羯,内地隔萧关。 日色昆仑上,风声朔漠间。 何当千万骑,飒飒贰师还。 意气成功日,春风起絮天。 楼台新邸第,歌舞小婵娟。 急破催摇曳,罗衫半脱肩。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三十万大军共同驻扎,战鼓震天讨伐西羌。 战士的鲜血染红了秋草,征战的尘土搅乱了夕阳。 归来时人们已不认识,在帝都中独自穿着戎装。 远征拓羯的军队,内地与边关相隔遥远。 日光照耀在昆仑山上,风声在广阔的沙漠中回响。 何时才能有千万骑兵,像贰师将军那样凯旋而归。 意气风发成功之日,春风吹起柳絮飘扬。 新建的楼台府邸,歌舞升平,小婵娟轻歌曼舞。 急促的节奏催人摇曳,罗衫半脱露出肩膀。

注释

字词注释:

  • 同营:共同驻扎。
  • 震鼓:战鼓声震天。
  • 西羌:古代西部的羌族。
  • 征尘:征战时扬起的尘土。
  • 帝里:帝都,指长安。
  • 悬军:远征的军队。
  • 拓羯:古代西域的一个民族。
  • 萧关:古代边关名。
  • 昆仑:昆仑山,古代神话中的神山。
  • 朔漠:北方的沙漠。
  • 贰师:指汉代名将李广利率领的军队。
  • 意气:意气风发。
  • 絮天:柳絮飘扬的天空。
  • 婵娟:美丽的女子。
  • 急破:急促的节奏。
  • 摇曳:摇摆。

典故解析:

  • 贰师还:指汉代名将李广利率领的军队凯旋而归,这里用来比喻希望军队胜利归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能,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变,既有豪放的边塞诗,也有细腻的闺怨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边塞战争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感慨和对胜利归来的期盼。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边塞战争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意象和豪迈的语言,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战士的英勇。诗中“战血粘秋草,征尘搅夕阳”一句,以血染秋草、尘土搅乱夕阳的意象,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惨烈。而“何当千万骑,飒飒贰师还”则表达了诗人对胜利归来的深切期盼。后半部分则转向歌舞升平的场景,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战争与和平的两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同营三十万,震鼓伐西羌。”:描绘了大军驻扎的壮观场面,战鼓震天,讨伐西羌。
  2. “战血粘秋草,征尘搅夕阳。”:通过战血染秋草、征尘搅夕阳的意象,展现了战争的残酷。
  3. “归来人不识,帝里独戎装。”:表达了战士归来时人们已不认识,独自穿着戎装的孤独。
  4. “悬军征拓羯,内地隔萧关。”:描绘了远征拓羯的军队,内地与边关相隔遥远。
  5. “日色昆仑上,风声朔漠间。”:通过日光照昆仑、风声在沙漠中的意象,展现了边塞的辽阔。
  6. “何当千万骑,飒飒贰师还。”:表达了诗人对胜利归来的期盼。
  7. “意气成功日,春风起絮天。”:描绘了胜利之日,春风吹起柳絮的景象。
  8. “楼台新邸第,歌舞小婵娟。”:转向歌舞升平的场景,展现了战争与和平的两面。
  9. “急破催摇曳,罗衫半脱肩。”:通过急促的节奏和摇曳的舞姿,描绘了歌舞的生动场面。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战血粘秋草”将战血比作粘在秋草上的红色。
  • 拟人:如“征尘搅夕阳”将征尘拟人化,仿佛在搅动夕阳。
  • 对仗:如“日色昆仑上,风声朔漠间”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边塞战争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感慨和对胜利归来的期盼,同时也展现了战争与和平的两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战血:象征战争的残酷。
  • 秋草:象征生命的脆弱。
  • 征尘:象征战争的艰辛。
  • 夕阳:象征时光的流逝。
  • 昆仑:象征边塞的辽阔。
  • 朔漠:象征边塞的荒凉。
  • 春风:象征和平与希望。
  • 柳絮:象征春天的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战血粘秋草”一句,战血象征什么? A. 战争的残酷 B. 战士的英勇 C. 生命的脆弱 D. 时光的流逝

  2. 诗中“何当千万骑,飒飒贰师还”表达了什么? A. 对战争的恐惧 B. 对胜利归来的期盼 C. 对边塞的感慨 D. 对和平的向往

  3. 诗中“楼台新邸第,歌舞小婵娟”描绘了什么场景? A. 战争的残酷 B. 战士的英勇 C. 歌舞升平 D. 边塞的荒凉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出塞》:同样描绘了边塞战争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感慨。
  • 王之涣《登鹳雀楼》:通过登高望远的意象,展现了边塞的辽阔。

诗词对比:

  • 王昌龄《出塞》与薛能《舞曲歌辞。柘枝词三首》:两者都描绘了边塞战争的场景,但王昌龄的诗更多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感慨,而薛能的诗则更多表达了诗人对胜利归来的期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薛能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唐诗鉴赏辞典》:对唐代诗歌进行了详细的鉴赏和解析,有助于深入理解薛能的诗作。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次出门韵 题赵昌父山居八咏·霞牖 小集食藕极嫩 舟过安仁五首 晚皈再度西桥四首 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十二茶灶 清明雨寒八首 赠曾相士二首 雪中送客过清水闸二首 和渊明归去来兮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再实之木,其根必伤 适开头的成语 爻字旁的字 无立锥地 办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惊惶失措 长字旁的字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釆字旁的字 入定 也那 票帖 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不进油盐 蹙刺 立刀旁的字 爱者如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