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32: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2:52
原文展示:
平阳寓怀 薛能 〔唐代〕 晋国风流阻洳川,家家弦管路岐边。 曾为郡职随分竹,亦作歌词乞采莲。 北榭远峰闲即望,西湖残景醉常眠。 墙花此日休回避,不是当时恶少年。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晋国的风流事迹被洳川所阻隔,家家户户在路岐边弹奏弦管。曾经担任郡职时随分竹,也创作歌词乞求采莲。北榭远处的山峰闲暇时便可望见,西湖的残景让人常常醉眠。墙上的花儿今日不必回避,不再是当时的恶少年。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能,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之情。此诗可能是在诗人寓居平阳时所作,表达了对过往生活的回忆和对现状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寓居平阳时,对过往生活的回忆和对现状的感慨。诗中提到了晋国的风流事迹、郡职经历、创作歌词的情景,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反映了诗人对过去和现在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晋国风流、郡职经历、创作歌词和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回忆和对现状的感慨。诗中“晋国风流阻洳川”一句,既表达了对故乡或所怀念地方的思念,也暗示了现实的阻隔。“家家弦管路岐边”则描绘了一幅热闹的音乐场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曾为郡职随分竹,亦作歌词乞采莲”两句,回顾了诗人的职业生涯和文学创作,展现了他的多才多艺。“北榭远峰闲即望,西湖残景醉常眠”则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墙花此日休回避,不是当时恶少年”,则通过对墙花的描写,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的反思和对现状的接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过往生活的回忆和对现状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职业生涯的回顾、对文学创作的展现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欣赏。诗中既有对过去的反思,也有对现状的接受,表达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晋国风流阻洳川”中的“阻洳川”比喻什么? A. 现实的阻隔 B. 河流的阻隔 C. 时间的阻隔 D. 空间的阻隔
诗中“亦作歌词乞采莲”中的“乞采莲”可能指什么? A. 乞求采莲 B. 创作歌词 C. 文学创作活动 D. 表达情感
诗中“墙花此日休回避”中的“休回避”表达了什么? A. 墙花不必回避 B. 诗人对过去的反思 C. 诗人对现状的接受 D. 墙花的美丽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