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庚申闰月从师还自颍上对新月独酌十三首 其十一

《庚申闰月从师还自颍上对新月独酌十三首 其十一》

时间: 2025-05-02 10:36:12

诗句

出处士大节,倚伏殊茫茫。

绝交苟不作,自足存嵇康。

哲人乃知机,曲士迷其方。

顾我类社栎,匠石端相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36:12

原文展示: 出处士大节,倚伏殊茫茫。绝交苟不作,自足存嵇康。哲人乃知机,曲士迷其方。顾我类社栎,匠石端相忘。

白话文翻译: 士人的大节,其起伏变化异常模糊不清。如果不写绝交信,就能像嵇康那样自足。智者懂得时机,而庸人却迷失方向。看我就像社栎树一样,工匠和石头都忘记了我的存在。

注释:

  • 出处:指出仕与隐退。
  • 士大节:士人的重要操守。
  • 倚伏:指事物的起伏变化。
  • 绝交:指嵇康与山涛绝交的故事。
  • 嵇康: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音乐家,因拒绝与权贵合作而著名。
  • 哲人:智者。
  • 知机:懂得时机。
  • 曲士:庸人,指普通人。
  • 社栎:古代祭祀用的栎树,比喻不被重视的人或物。
  • 匠石:工匠和石头,比喻忽视或遗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松年,金朝文学家,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时世的感慨。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仕途和隐退的思考,以及对个人价值的认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金朝,反映了作者在政治动荡和个人生涯选择中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士人的大节与个人选择,展现了作者对仕途和隐退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到的“嵇康”象征着不与世俗妥协的高洁品格,而“社栎”则反映了作者自认为被忽视或遗忘的自我认知。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在复杂社会环境中的自我定位和价值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出处士大节,倚伏殊茫茫。”:指出仕与隐退的士人操守,其变化难以预测。
  • “绝交苟不作,自足存嵇康。”:如果不写绝交信,就能保持嵇康那样的高洁。
  • “哲人乃知机,曲士迷其方。”:智者懂得时机,而普通人则迷失方向。
  • “顾我类社栎,匠石端相忘。”:看我就像社栎树一样,被工匠和石头遗忘。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社栎”比喻自己被忽视。
  • 对比:通过“哲人”与“曲士”的对比,强调智者与普通人的区别。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作者对个人价值和仕途选择的深刻思考,强调了保持个人高洁品格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社栎:象征被忽视或遗忘的人或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嵇康”是指: A. 一位智者 B. 一位音乐家 C. 一位政治家 D. 一位文学家
  2. “社栎”在诗中象征什么? A. 重要的地位 B. 被忽视的人 C. 高洁的品格 D. 智者的象征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了解古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可以将蔡松年的这首诗与唐代王维的山水诗进行对比,分析两者在表达隐逸情怀上的异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金诗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木兰花 木兰花慢 旧京移菊,憔悴可怜,感赋。 木兰花慢 送李公敏 木兰花慢 挽迪生 木兰花慢三首 其二 木兰花令 其六 寄松之 木兰花 连日苦暑,得雨喜赋 木兰花慢 木兰花 木笔 一名辛夷 木兰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用字旁的字 诺亚方舟 恃强欺弱 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手头不便 斗字旁的字 阜字旁的字 戛玉鸣金 匆遽 精耕细作 提土旁的字 连明连夜 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粝的词语有哪些 伦理学 浻澋 乐天任命 见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