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06: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06:15
云多不碍山,云去睹山质。
东津县左腋,桥与西津匹。
奇峰高入云,变幻状非一。
不识面目真,有时露腰膝。
好山如好女,防身恐不密。
万古抱幽真,蛾眉谁见嫉。
中有采芝人,傍崖种丹秫。
心与泉石盟,灵妙始挺出。
云彩虽多,却不妨碍我们欣赏山的本质;当云散去时,山的轮廓就显露出来。东津县在我的左侧,桥与西津桥相对而立。奇特的山峰高耸入云,形态变化多端,无法一一识别。山的真面目有时露出腰膝,令人惊叹。美丽的山就像美丽的女子,我担心难以把握她的真情。万古以来,深藏的幽静之美,谁能嫉妒那如蛾眉般的风姿?在山中,有采摘灵芝的人,靠着悬崖种植稻谷。我与泉石结下了心灵的盟约,灵动的美妙才开始显现。
陈养元,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山水的细腻描写而受到后人推崇。
本诗写于陈养元游览东津桥时,表达了他对山水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东津桥看山》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感悟。诗中通过描绘东津桥附近的山水,展现出山的巍峨与变化多端,表现了“云多不碍山”的哲理,表达了云彩与山水的和谐关系。诗人将美丽的山比作美丽的女子,既表现出对自然的赞美,也流露出对自然之美难以捉摸的无奈。诗中的意象纷繁多变,奇峰的高耸、灵芝的采摘、稻谷的种植,皆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最后一句“心与泉石盟”,则传达了诗人与自然心灵相通的美好愿望,透露出一种静谧的哲学思考与心灵的契合。
本诗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描绘,探讨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山水美的赞美与对自然和谐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东津桥与西津桥的关系是什么?
A. 朋友
B. 对立
C. 相对
D. 无关
诗中“好山如好女”表达了什么?
A. 对女子的赞美
B. 对山的无奈
C. 对自然的欣赏
D. 对爱情的怀疑
“心与泉石盟”中的“盟”意味着什么?
A. 结婚
B. 约定
C. 友谊
D. 对抗
王维《山居秋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