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40: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40:15
汉台南面,越城东臂,胜地曾作蘅皋。
湖通珠浦,溪连香谷,花木一一分曹。
兰亭几度,觞咏罢徒有蓬蒿。
难陶写,把丝竹,留教山鸟啾嘈。
幸狐狸,知谢公白血,珍同水碧金膏。
微躯安惜,乾崩坤裂,平陵一死洪毛。
与龙髯马角,和粪土同委员濠。
炊残白骨,牛羊总成,一片腥臊。
在汉台的南面,越城的东边,这片胜地曾经是蘅皋。湖水通向珠浦,溪水连接着香谷,花木各自分开,犹如曹操的诗句一般。兰亭的几次聚会,饮酒作诗之后,只留下荒草一片。难以用笔描绘,留下的只是丝竹乐声,仿佛山鸟在啾啾叫。幸运的是,狐狸也知道谢公的白血(指谢灵运),珍贵得如同碧水与金膏。微薄的身躯又何必珍惜,天地的崩裂,平陵一死,洪毛也随之消逝。与龙的胡须和马的角,混同在粪土之中,共同成为委员的河流。炊火余烬只剩下白骨,牛羊也化作一片腥臭。
作者介绍:屈大均,明代诗人,字仲明,号云溪,曾任职于朝廷。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表达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文化变迁之时,作者通过对古地名的追忆与对往日盛景的感慨,表达了对故地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吊东皋别业故址》是一首充满怀古情怀的诗作,诗人在描绘自然景物的同时,流露出对往日美好时光的追思与对现实的无奈。诗中开头几句,描绘了汉台、越城等地的自然风光,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环境的珍视与向往。接着提及兰亭几度的聚会,虽然有过欢声笑语,但如今却只剩下荒草,暗示了时光流逝、事物变迁的无情。
诗中“难陶写,把丝竹,留教山鸟啾嘈”一句既表达了对往日盛景的怀念,也反映出诗人对艺术创作的无能为力,令人感到惋惜。最后几句则转向对现实的沉重思考,提到“牛羊总成,一片腥臊”,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社会动荡及人间疾苦的深切关注。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从怀旧到沉重,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现实的批判,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人生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美好旧地的追忆,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无奈,抒发了人生无常、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兰亭”象征什么?
A. 自然景观
B. 文人聚会
C. 历史遗址
答案:B
“与龙髯马角”中“龙髯”与“马角”所表达的含义是什么?
A. 富贵
B. 低微
C. 高尚
答案:B
诗的情感基调是:
A. 欢乐
B. 怀旧与沉重
C. 失落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