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斗百草 过中岩

《斗百草 过中岩》

时间: 2025-04-26 07:28:05

诗句

笑问青神,借居黄叶君应可。

下噀无田,上洄赊酒,何事与天尽左。

好中岩,称笠影鸦锄,僧农双课。

便瀑径寻碑,经坛采药,世谁知我。

年少青衿如昨。

来往嘉州,长向此间摇一舵。

几杵钟声,两朝山色,尽消向江楼佛火。

如今老,何计能陪应真坐。

寺门锁。

夕阳烟,鹭鸶飞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8:05

原文展示

斗百草 过中岩
作者: 赵熙 〔清代〕

笑问青神,借居黄叶君应可。
下噀无田,上洄赊酒,何事与天尽左。
好中岩,称笠影鸦锄,僧农双课。
便瀑径寻碑,经坛采药,世谁知我。
年少青衿如昨。
来往嘉州,长向此间摇一舵。
几杵钟声,两朝山色,尽消向江楼佛火。
如今老,何计能陪应真坐。
寺门锁。
夕阳烟,鹭鸶飞破。

白话文翻译

我笑着问青神,你借居在黄叶的地方应该很适合吧。
这里没有田地,只有酒水的流淌,何必要与天相争呢?
在这中岩之中,正好适合撑着斗笠,影子在乌鸦和锄头间摇曳,僧侣和农人都在忙碌。
我便沿着瀑布的小径寻找碑刻,去寺院采药,世人又有谁知道我呢?
年少时的青衫依旧如昨。
来往于嘉州,常常在这里摇橹划船。
几声钟声响起,两朝的山色在江楼佛火前尽消殆尽。
如今已老,如何还能陪伴真坐在一起?
寺门紧锁。
夕阳的烟雾中,鹭鸶飞过,划破了宁静。

注释

  • 青神:指的是神仙或隐者。
  • 黄叶:象征秋天或衰老。
  • 下噀无田:意为这里没有农田,生活清贫。
  • 洄赊酒:比喻生活中有酒可饮,意在享受。
  • 中岩:指中岩山,象征隐居的地方。
  • 称笠影鸦锄:形象描绘农人和僧侣的劳动状态。
  • 年少青衿:青衫,代表年轻时的意气风发。
  • 江楼佛火:指江边的寺庙和佛灯,象征信仰与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赵熙(1686-1756),清代诗人、画家,以山水画著称,诗风清新雅致,常表现隐居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赵熙隐居晚年,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思考,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斗百草 过中岩》是一首表现隐逸生活和人生哲理的诗作。诗中,赵熙以轻松幽默的语气,描绘了自己在中岩山中隐居的情景,表达对自然和简单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衰老的反思。他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结合,展现出一种宁静的生活态度。

诗的开头通过与“青神”的对话,设定了一个轻松的基调,同时引入了隐居的主题。接着,诗人描绘了中岩的自然景象和农人的生活,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在后半部分,诗人感叹时光如白驹过隙,自己已老,却仍希望能与友人共聚,享受这一刻的宁静。结尾处,寺门紧锁,夕阳烟雾中鹭鸶飞过,象征着隐居生活的孤独感,也暗示着生命的无常。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传达了对隐居生活的美好向往,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展示了赵熙作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修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笑问青神:用轻松的语气引入对话,暗示对隐居生活的信心与自在。
  • 借居黄叶君应可:反映对自然的适应与享受。
  • 下噀无田,上洄赊酒:表达生活的简朴与乐趣。
  • 何事与天尽左:对世事的淡漠与洒脱。
  • 好中岩:赞美隐居的环境。
  • 称笠影鸦锄,僧农双课:描绘农耕与修行的和谐生活。
  • 便瀑径寻碑:表现对历史与文化的追寻。
  • 世谁知我:强调隐居的孤独感与自我认知。
  • 年少青衿如昨:感叹时光的流逝与青春的短暂。
  • 来往嘉州,长向此间摇一舵:表达对故乡的眷恋与对生活的热爱。
  • 几杵钟声,两朝山色:描绘宁静的生活场景,传达时间的流逝。
  • 如今老,何计能陪应真坐:感慨岁月无情,友谊难以常伴。
  • 寺门锁:象征隐居的闭塞与孤独。
  • 夕阳烟,鹭鸶飞破:以自然景象结束,增强诗的意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隐居生活比作简朴的自然环境。
  • 对仗:如“僧农双课”,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自然景物被赋予情感,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隐居生活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无常的思考,表达了对友谊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神:象征隐逸与自由。
  • 黄叶:代表衰老与秋天。
  • 中岩:象征宁静与隐居的理想环境。
  • 钟声:象征宗教与内心的宁静。
  • 鹭鸶:象征自然与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青神”主要象征什么? A. 神秘
    B. 隐逸
    C. 财富
    D. 权力

  2. 诗中“年少青衿如昨”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对青春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财富的追求
    D. 对爱情的渴望

  3. “寺门锁”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开放
    B. 隐居的孤独
    C. 繁华
    D. 友谊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白赵熙都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李白更显豪放,而赵熙则更加细腻与沉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玉醴颂 竹枝词二首 谢陈正字送荔支三首 送密老位五峰 渔家傲 次韵晁元忠西归十首 其四 渔家傲 神宗皇帝挽词三首 句 其二 次韵德孺惠贶秋字之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有如大江 夸逞 川字旁的字 曲宴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颠鸾倒凤 潜退 士字旁的字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芝兰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门庭若市 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意度过人 毛字旁的字 一字旁的字 单称判断 指东说西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