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九日登越秀山和家大人步东坡惠州韵

《九日登越秀山和家大人步东坡惠州韵》

时间: 2025-04-30 20:42:11

诗句

海门日落角声凉,庾岭霜清橘柚香。

几处寒砧催木叶,频年倦旅怯秋光。

登临朝汉荒台畔,凭吊降王废苑傍。

莫问当时歌舞地,暮云愁锁绿芜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2:11

原文展示:

海门日落角声凉,庾岭霜清橘柚香。
几处寒砧催木叶,频年倦旅怯秋光。
登临朝汉荒台畔,凭吊降王废苑傍。
莫问当时歌舞地,暮云愁锁绿芜长。

白话文翻译:

夕阳西下时,海边传来凉爽的角声;庾岭上,霜气弥漫,橘子和柚子的香味扑鼻而来。
几处寒冷的砧板催促着落叶,经过多年的旅途,心中对秋天的光景感到疲倦和畏惧。
登上朝汉的荒台,凭吊着降王的废弃园林旁。
无须询问昔日的歌舞之地,暮色中的云彩愁苦地锁住了青葱的草地。

注释:

  • 海门:指海边的渡口,借指海边的景象。
  • 角声:指角笛的声音,通常在傍晚时分吹响。
  • 庾岭:庾岭是指岭南的一座山,常常与秋天的霜气相联系。
  • 寒砧:寒冷的砧板,形容秋天的寒冷和落叶。
  • 荒台:指废弃的台地,常用来凭吊。
  • 降王:指历史上被贬的王,表达对历史的追忆。
  • 绿芜:指青葱的草地,象征生机勃勃的景象。

典故解析:

  • 降王:指的是南唐后主李煜,因其王朝的覆灭而被贬,常用以表达对失落王朝的惋惜和对过往繁华的追忆。
  • 朝汉:指的是汉朝的繁荣,诗人在荒台上凭吊,体现了对历史的沉思。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吴怡,清代诗人,生于江南,才华横溢,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山水与人文情怀。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登临越秀山时,感叹时光流逝与历史的无常,尤其是对失落的历史的感慨,体现了个人的孤独与对过往的追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历史遗迹,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历史的回忆。首联中的“海门日落角声凉”,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夕阳和海边的凉风让人感到孤独;而“庾岭霜清橘柚香”则将自然的清新与秋天的肃杀相结合,形成鲜明对比,使人感受到秋天的双重情感——既有丰收的喜悦,也有凋零的哀伤。

中间两联,诗人通过“几处寒砧催木叶”,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而“频年倦旅怯秋光”则透露出对旅途的疲惫与对秋日光景的恐惧。这种情感的交织,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

最后两句“莫问当时歌舞地,暮云愁锁绿芜长”更是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结合在一起,展现出一种对过往繁华的失落与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在情感上有着深厚的底蕴,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历史的沉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海门日落角声凉”:描绘了海边黄昏时分的凉爽气息,暗示着孤寂与寂静。
    • “庾岭霜清橘柚香”:通过橘柚的香气,表现出秋天的丰收与自然的美。
    • “几处寒砧催木叶”:寒砧表示时间的流逝,木叶的落下象征着生命的无常。
    • “频年倦旅怯秋光”:多年漂泊的疲惫感,体现出对秋天的惧怕及孤独感。
    • “登临朝汉荒台畔”:通过登高望远,表达对历史的追思与怀念。
    • “凭吊降王废苑傍”:强调对过去辉煌的追忆与惋惜。
    • “莫问当时歌舞地”:对历史繁华的无奈与惋惜。
    • “暮云愁锁绿芜长”:夕阳下的忧愁与对未来的迷茫。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海门日落”和“庾岭霜清”形成鲜明的对比。
    • 拟人:如“暮云愁锁”,赋予自然以情感。
    • 比喻:用“寒砧”比喻时光的无情,增强诗意。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历史遗迹的追思,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过往繁华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诗人深刻反映了个人孤独的心境,以及对于历史的思考与情感的纠葛。

意象分析:

  • 海门:象征着孤独与远方,表明离别之情。
  • 角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带来一丝凉意。
  • 橘柚香:象征丰收与自然之美,带来一丝温暖。
  • 寒砧:象征着时间的无情,暗示着生命的脆弱。
  • 荒台:历史的遗迹,带来对过去的追忆与思考。
  • 暮云:象征着忧愁与渺茫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降王”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李白
    • B. 李煜
    • C. 白居易
    • D. 杜甫
  2. 填空题:诗中“几处寒砧催木叶”中的“寒砧”意指____。

  3. 判断题:诗中“暮云愁锁绿芜长”表达了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对/错)

答案:

  1. B. 李煜
  2. 时间的流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秋夕》 - 李商隐

诗词对比:

  • 《登高》与《九日登越秀山和家大人步东坡惠州韵》同样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而杜甫的《登高》更加强调家国情怀与个人悲苦,诗中有对自然的深刻描绘,情感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岸行 送李致远安远簿 其二 庐山五猗 严陵道上杂咏七首 八阵图 西庵晚步 严陵道上杂咏 其四 喜雨一绝简赵丞 端平二年端午帖子词·皇帝阁 病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入字旁的字 烛心 库若干 金字旁的字 电脑病毒 剗草除根 停滞不前 言字旁的字 耿介之士 包含稽的词语有哪些 一枕日红 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澡浴 羊字旁的字 采字头的字 天陲 多谋善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