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0:12
原文展示:
扬州慢·十里春风
赵以夫 〔宋代〕
十里春风,二分明月,蕊仙飞下琼楼。看冰花翦翦,拥碎玉成毬。想长日云阶伫立,太真肌骨,飞燕风流。敛群芳清丽精神,都付扬州。雨窗数朵,梦惊回天际香浮。似阆苑花神,怜人冷落,骑鹤来游。为问竹西风景,长空淡烟水悠悠。又黄昏,羌管孤城,吹起新愁。
白话文翻译:
春风吹拂十里,月光分外明亮,仙子从琼楼飞下。看那冰花般的花朵,拥簇着碎玉般的球状物。想象中,她整日站在云阶上,有着太真般的肌肤,飞燕般的优雅。她收敛了群芳的清丽精神,全都赋予了扬州。雨窗边几朵花,梦中惊醒,天际间香气浮动。仿佛是阆苑的花神,怜悯人们的冷落,骑着鹤来游玩。想问竹西的风景,长空淡烟水悠悠。又到了黄昏,羌笛在孤城中吹起,唤起了新的忧愁。
注释:
- 十里春风:形容春风的温暖和广阔。
- 二分明月:形容月光的明亮和美丽。
- 蕊仙:指美丽的女子,如仙子一般。
- 琼楼:传说中的仙境楼阁。
- 冰花翦翦:形容花朵的清冷美丽。
- 碎玉成毬:比喻花朵的形状像碎玉组成的球。
- 云阶:指高高的台阶,比喻高处。
- 太真肌骨:指肌肤如太真(杨贵妃)般细腻。
- 飞燕风流:指姿态如赵飞燕般优雅。
- 敛群芳:收敛了众多花朵的美丽。
- 阆苑:传说中的仙境。
- 骑鹤来游:比喻仙人或高人游玩。
- 竹西:地名,指扬州的竹西亭。
- 羌管:羌笛,古代的一种乐器。
- 孤城:指扬州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以夫(生卒年不详),字子容,宋代诗人。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这首《扬州慢·十里春风》描绘了扬州的春景,通过对仙境般的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当时扬州是文化繁荣、风景秀丽的城市,诗人通过对扬州春景的描绘,展现了其对美的追求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扬州的春景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如仙境般的世界。诗中“十里春风,二分明月”开篇即展现了春风的温暖和月光的明亮,为全诗营造了一个梦幻般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蕊仙飞下琼楼”等句,将美丽的女子比作仙子,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美。诗中的“冰花翦翦,拥碎玉成毬”等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花朵的清冷美丽。最后,诗人通过对黄昏时羌笛声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新愁的唤起。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美的追求和对时光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十里春风,二分明月”:开篇即展现了春风的温暖和月光的明亮,为全诗营造了一个梦幻般的氛围。
- “蕊仙飞下琼楼”:将美丽的女子比作仙子,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美。
- “看冰花翦翦,拥碎玉成毬”:运用了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花朵的清冷美丽。
- “想长日云阶伫立,太真肌骨,飞燕风流”:通过想象,描绘了女子的高贵和优雅。
- “敛群芳清丽精神,都付扬州”:表达了将所有美丽都赋予扬州的情感。
- “雨窗数朵,梦惊回天际香浮”:通过对雨窗边花朵的描绘,表达了梦中惊醒的情感。
- “似阆苑花神,怜人冷落,骑鹤来游”:将女子比作阆苑的花神,展现了其怜悯和游玩的情景。
- “为问竹西风景,长空淡烟水悠悠”:通过对竹西风景的描绘,表达了长空淡烟水悠悠的意境。
- “又黄昏,羌管孤城,吹起新愁”:通过对黄昏时羌笛声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新愁的唤起。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冰花翦翦,拥碎玉成毬”将花朵比作冰花和碎玉。
- 拟人:如“蕊仙飞下琼楼”将美丽的女子拟人化为仙子。
- 对仗:如“十里春风,二分明月”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扬州春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通过对仙境般的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春风、明月、蕊仙、琼楼、冰花、碎玉、云阶、太真肌骨、飞燕风流、阆苑、骑鹤、竹西、羌管、孤城。
- 详细解释:春风和明月展现了梦幻般的氛围,蕊仙和琼楼展现了超凡脱俗的美,冰花和碎玉描绘了花朵的清冷美丽,云阶和太真肌骨展现了女子的高贵和优雅,阆苑和骑鹤展现了怜悯和游玩的情景,竹西和羌管展现了长空淡烟水悠悠的意境,孤城和羌管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感慨和新愁的唤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蕊仙飞下琼楼”中的“蕊仙”指的是什么?
A. 美丽的女子 B. 仙子 C. 花朵 D. 仙女
- 诗中“冰花翦翦,拥碎玉成毬”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 诗中“又黄昏,羌管孤城,吹起新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愁 C. 平静 D. 愤怒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描绘了扬州的秋景,与赵以夫的诗作形成对比。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通过对旧地的怀念,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与赵以夫的《扬州慢·十里春风》:两者都描绘了扬州的景色,但杜牧的诗作更多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而赵以夫的诗作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以夫的诗作,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扬州文化史》:详细介绍了扬州的历史和文化,有助于理解诗中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