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3: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3:03
双扉松底江干路。
但梦里幽寻去。
曾趁东风游几度。
花光映槛,山光当户。
款语相携处。
也应念我来何暮。
误道耽吟好春句。
知否病中愁若许。
寥天泼墨,浓云堆絮。
卧听潇潇雨。
在松树底下的双扉,通向江边的小路。
我只是在梦中幽幽地寻访。
曾几次趁着东风游玩。
花影照在窗槛上,山光映在门前。
在那轻声细语的地方,
你应该也会想起我来此的时光。
我误入了吟咏春天的美句。
你知道我在病中愁苦有多深吗?
天际如墨泼洒,浓云像絮一样堆积。
我卧听着潇潇细雨。
郑元昭,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感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往往寄托着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这首诗写于郑元昭生病期间,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与内心的愁苦,通过自然景象来寄托情感,反映了个人的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这首《青玉案》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友人的思念。开头的“双扉松底江干路”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江边景象,给人一种幽静而淡雅的感觉。接着,诗人将自己内心的愁苦与大自然的景象结合,表现出一种孤独而又不失优雅的情感。
在“款语相携处”中,诗人的思念之情愈发浓烈,仿佛在回忆和友人轻声细语的温馨时刻。而“误道耽吟好春句”则流露出对春天的向往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显示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结尾处的“卧听潇潇雨”,通过细腻的听觉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诗人仿佛在雨声中倾诉着自己的心声。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绘,更是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体现了郑元昭卓越的诗歌才华与对生活的深切理解。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人的思念与自我情感的抒发,反映了人在病痛、孤独时对美好时光与友谊的渴望与怀念。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什么?
A. 冬天
B. 春天
C. 秋天
D. 夏天
“卧听潇潇雨”中“潇潇”形容的是?
A. 细雨
B. 大雨
C. 风声
D. 雷声
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体现在诗的哪一句中?
A. 双扉松底江干路
B. 也应念我来何暮
C. 知否病中愁若许
D. 曾趁东风游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