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4:06: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06:53
满江红 其三 白荷花
作者: 樊增祥 〔清代〕
玉水瑶池,了不见嫣紫奼红。
波如镜洛妃微步,罗袜凌空。
獭髓补完花缺处,鹭丝难辨月明中。
又晓凉亭榭悄无人,清露浓。
珠盘净,妆粉融。
雅宜称,水精宫。
记藐姑冰雪,曾几相逢。
西子那因朱得姓,虢姨都道玉为容。
羡素娘兼有美人名,君子风。
在那玉水瑶池旁,已看不到嫣红的荷花。波光如镜,映照着洛妃轻盈的步伐,罗袜在空中飞舞。獭髓虽能补齐花瓣的缺失,然而在皎洁的月光下,白鹭的羽毛却难以分辨。清晨时分,凉亭和楼阁显得寂静无人,清露依旧浓厚。珠盘干净,妆粉渐渐融化。这里雅致得像水晶宫殿。记得那次在冰雪覆盖的藐姑山曾与她相遇。西子为何以朱姓为名,虢姨都说她的美貌如玉。羡慕素娘不仅有美丽的名字,还有君子的风范。
作者介绍:樊增祥,清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生平多游历名山大川,创作了多首描绘自然和人文的诗篇。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诗人对自然美的感悟与对美人情感的追忆交织,表现出一种对美的渴望与追求。
樊增祥的《满江红 其三 白荷花》是一首充满柔美意象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荷花的高洁与优雅。词的开头便以“玉水瑶池”引入,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氛围,随后通过对荷花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渴望。诗中“波如镜洛妃微步,罗袜凌空”生动地描绘了水面的宁静与荷花的轻盈,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古老而美丽的爱情传说。
接下来的“獭髓补完花缺处,鹭丝难辨月明中”更是深化了这种美的感受,虽有美好之物,但仍有缺憾,象征着人世间的无常与追求中的遗憾。而“又晓凉亭榭悄无人,清露浓”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孤寂之美,清晨的露珠在阳光下闪烁,更增添了几分清雅。
最后,词中通过对西子、虢姨、素娘的提及,传达出一种对美的向往与羡慕,亦是对古代美人千古流传的赞美。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示了诗人对美的思考与对生活的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美的向往与怀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性之美的深思与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洛妃”象征什么?
a. 美丽的女子
b. 仙女
c. 历史人物
“清露浓”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a. 清晨的宁静
b. 雨后的清新
c. 黄昏的幽静
诗中提及的“素娘”代表什么?
a. 诗人的爱人
b. 美丽的名字
c. 高洁的气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