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9:38: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8:00
诗词名称: 念奴娇 其十《念奴娇·即席再赋呈李研斋前辈宋荔裳观察王西樵考功》
作者: 曹尔堪〔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古文高手,有达老耆旧,
欧曾堪续。箬笠布袍云竹杖,看尽浮云反复。
再遇莱阳,词场雄踞。暂友山中鹿。
旗亭载酒,楚辞痛饮还读。
又有天壤王郎,水姿玉映,不救何平叔。
歌吹芜城期共醉,漫挂蒲帆一幅。
岸帻横眸,昔年隋苑,今是渔家屋。
宾朋杂坐,不妨人淡于菊。
古代文人高手,像达老和耆旧一样,
欧阳修的作品延续着风采。
我带着箬笠和布袍,手持竹杖,
看尽了浮云的变幻。
再一次来到莱阳,词坛上我雄踞不下。
偶尔在山中与鹿为友。
在旗亭里载酒畅饮,痛痛快快地品读楚辞。
还有天上人间的王郎,水中姿态如玉,
可惜无法拯救何平叔。
歌声和乐曲在芜城中共醉,
随便挂起蒲帆一幅。
岸边的帽子横在眼前,
昔日的隋苑,如今已是渔家小屋。
宾朋杂坐,闲聊中不妨淡然如菊。
作者介绍: 曹尔堪,清代著名诗人,善于诗词创作,尤其擅长古典风格,受到前人影响,融会贯通,作品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一次即席赋诗的场合,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的景仰,对当下生存状态的感慨,以及与友人共饮畅谈的愉悦。
《念奴娇·即席再赋呈李研斋前辈宋荔裳观察王西樵考功》是曹尔堪在与友人聚会时即兴创作的诗作。诗中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敬重,特别是在对古文高手的赞颂中,体现出一种文人自豪感。诗的开头便点出诗人与古代文人的关系,表明他深受其影响,继承与发展。接下来,通过“箬笠布袍云竹杖”等意象,塑造了一个洒脱自在的文人形象,仿佛置身于浮云之中,既有远大的理想,又不失对自然的热爱。
诗中提到的莱阳、旗亭、楚辞等元素,展现了诗人的文化底蕴和对古典诗词的热爱。特别是“歌吹芜城期共醉”,表达了与友人一起饮酒作乐的欢愉,充分揭示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态度。
诗的最后,诗人回忆昔日的隋苑,感慨时光流逝,现今已是渔家屋,虽有感伤,却也展现了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宾朋杂坐,不妨人淡于菊”,表明在聚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情谊超越了物质,显得格外珍贵。整首诗歌气韵悠长,情感细腻,既有对传统文化的追溯,也表达了诗人对当下生活的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对古代文人的敬仰,赞美文化传承,表达了对生活的淡然态度,以及与友人共度时光的珍惜。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箬笠布袍”象征什么?
A. 文人的装束
B. 生活的繁华
C. 战争的胜利
“宾朋杂坐,不妨人淡于菊”这句话的意思是?
A. 不喜欢朋友
B. 人与人之间的情谊超越物质
C. 只关注菊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