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25: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25:20
将进酒·城下路
作者:贺铸〔宋代〕
城下路,凄风露,今人犁田古人墓。
岸头沙,带蒹葭,漫漫昔时流水今人家。
黄埃赤日长安道,倦客无浆马无草。
开函关,掩函关,千古如何不见一人闲?
六国扰,三秦扫,初谓商山遗四老。
驰单车,致缄书,裂荷焚芰接武曳长裾。
高流端得酒中趣,深入醉乡安稳处。
生忘形,死忘名。谁论二豪初不数刘伶?
在城下的道路上,凄冷的风和露水伴随,今人犁田却是古人的墓地。
岸边的沙滩上,长着芦苇,悠长的过去流水如今却是人家的居住地。
黄尘弥漫,赤日高照,长安的道路上,疲惫的旅客没有水喝,马儿也没有草料。
打开函关,又关闭函关,千古以来,怎么没有一个人能闲适地度过呢?
六国纷争,三秦被扫荡,最初以为商山遗老四人。
骑着单车,送去书信,撕裂荷叶焚烧芡实,接连着武士的长袍。
在高流的酒中才能得趣,深入醉乡才是安稳的地方。
生与死都忘却了形体和名字,谁还会提起二豪,根本不在乎刘伶?
作者介绍:
贺铸是宋代著名的词人和诗人,生于1070年,卒于1150年。他的词风清新婉约,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
《将进酒·城下路》创作于历史动荡的时期,诗人以个人的感受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悲凉与无奈,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思考。
《将进酒·城下路》通过描绘城下的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感慨。诗中使用了对比手法,今人与古人的对比让人感到历史的无情,今人的生活与古人的逝去形成鲜明对照。诗人以“凄风露”开篇,渲染了环境的冷清,接着通过对岸边沙滩、黄尘长路的刻画,进一步强化了这一主题。
此外,诗中提及的“倦客无浆马无草”,生动地描绘了旅人的疲惫与困境,反映出人们在历史的洪流中无助的状态。诗的最后几句转向对酒的赞美,酒成为诗人逃避现实、追求安稳的象征,生与死的思考让人感到一种洒脱与无畏,恍若在告别世俗。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细腻的情感以及对历史的反思,展现了贺铸对生命的独特理解,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体现了宋代诗词的深邃与美丽。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酒的热爱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比古今,诗人探索了生命、历史与存在的意义,呈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今人犁田古人墓”意在表达什么?
A. 今人与古人无关
B. 今人生活在古人的遗迹上
C. 今人不懂古人的文化
D. 古人是今人的老师
诗中提到的“倦客无浆马无草”主要描绘了什么情景?
A. 旅人的困境
B. 马匹的丰盛
C. 旅途的快乐
D. 田野的美丽
诗中提到的刘伶代表了什么?
A. 酒的豪放与追求
B. 古代诗人
C. 生活的无奈
D. 战争的痛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