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38: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38:03
采桑子
作者: 周之琦 〔清代〕
暮笳吹送江南怨,远信模糊。
噩梦踟蹰。
烽火连天照海虞。
旧家门馆知何似,断柳啼乌。
破瓦奔狐。
留得东阳子姓无。
在暮笳声中,送走江南的怨恨,远方的消息模糊不清。
噩梦在心中徘徊。
烽火连天,映照着海边的愁苦。
昔日的家门和馆舍如今又是什么模样?断柳啼叫着乌鸦。
破旧的瓦片被狐狸奔跑惊动。
只留下东阳的姓氏孤零零无依。
作者介绍:周之琦,清代诗人,生于动荡时代,作品往往带有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他的诗风清新而又饱含情感,常常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个人的忧愁与对历史的感慨。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国家动荡、个人境遇不佳之时,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战乱的无奈,同时也折射出社会的不安定与人心的惶恐。
这首《采桑子》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对动荡时代的忧虑。诗中通过“暮笳”、“江南怨”等意象,传达了离愁别绪的情感。尤其是“烽火连天照海虞”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战火纷飞的场景,令人感受到那种扑面而来的紧迫感与无奈。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深沉而悲凉,诗人通过对旧家门馆和破瓦奔狐的描写,表现出对曾经美好生活的无奈怀念。在“留得东阳子姓无”中,诗人用姓氏的消逝象征着个人和家族的无助与孤独,这种强烈的失落感让人深思。
在艺术表现上,周之琦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富有情感深度。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厚重,使得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境遇的反思,也是对时代变迁的深刻解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对战乱的无奈以及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揭示了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孤独与无助。
诗词测试:
诗中“暮笳”指的是:
A. 清晨的号角声
B. 傍晚的号角声
C. 夜晚的乐曲
D. 乡村的歌声
“旧家门馆知何似”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念?
A. 朋友
B. 故乡
C. 未来
D. 亲人
“破瓦奔狐”中的“破瓦”象征:
A. 美好生活
B. 战争的残酷
C. 破败的家园
D. 逃亡的快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作品虽各有不同的风格,但都在不同程度上探讨了个体在历史与情感中的思考,值得深入阅读与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