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祝英台近·赋榴花

《祝英台近·赋榴花》

时间: 2025-05-02 12:09:05

诗句

早成阴,迟结子,芳意满淮楚。

五月江城,照眼红如雨。

生来不识东皇,小庭初夏,恰共人家重午。

艳才吐。

新裁百褶罗裙,凌波忆仙侣。

为问朱颜,底事娇好如许。

费他多少天工,胭脂点点,应染遍、夕阳无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09:05

诗词名称: 祝英台近·赋榴花

作者: 陈家庆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早成阴,迟结子,芳意满淮楚。
五月江城,照眼红如雨。
生来不识东皇,小庭初夏,恰共人家重午。
艳才吐。新裁百褶罗裙,凌波忆仙侣。
为问朱颜,底事娇好如许。
费他多少天工,胭脂点点,应染遍夕阳无数。


白话文翻译:

早熟的花朵遮蔽了光线,晚结的果实却满载芳香,飘散在淮河与楚地。
在五月的江城,红花如雨般绚烂夺目。
我生来不懂东皇的美丽,初夏的小庭院,正好与人家一起庆祝端午节。
艳丽的花儿盛开,新裁的百褶罗裙,仿佛在波上行走,怀念那位仙侣。
想问那红颜,为什么如此娇媚动人。
费了多少工夫,胭脂点点,早已染遍了无数的夕阳。


注释:

字词注释:

  • :指花木的阴影。
  • 芳意:花香的意义。
  • 重午:端午节的别名。
  • 凌波:形容轻盈似在水面上行走。
  • 朱颜:红润的面容。

典故解析:

  • 东皇:古代传说中东皇太一的形象,象征美好的事物。
  • 重午:传统节日端午,具有特殊的文化意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家庆,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清新的风格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初夏时节,正值盛花期。通过花的生长状况,表达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歌鉴赏:

《祝英台近·赋榴花》通过对榴花的描绘,展现了初夏的生机与美丽。诗中“早成阴,迟结子”描绘了榴花的早开与晚结,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时光的流逝。诗人借助榴花的芳香与艳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五月江城,照眼红如雨”一句,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盛夏的景象,红花如雨点般洒落,令人目不暇接。这里不仅表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几句则转向个人情感的描绘,诗人通过“新裁百褶罗裙,凌波忆仙侣”,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回忆与向往。反映出一种柔情与思念,展现出诗人细腻的情感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与人情美的同时,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使得整首诗既有生机,又不失深刻的情感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早成阴:花开早,遮蔽了光线,暗示生命的短暂。
  2. 迟结子:果实晚熟,象征着成长与成熟的过程。
  3. 芳意满淮楚:花香四溢,遍布两岸,展现自然之美。
  4. 五月江城:特定的时间与地点,营造出浓厚的夏日氛围。
  5. 照眼红如雨:比喻花朵盛开的壮观景象。
  6. 生来不识东皇:表现对美好事物的陌生与渴望。
  7. 小庭初夏:描绘出初夏的宁静与和谐。
  8. 艳才吐:花朵盛开,象征生机与美丽。
  9. 新裁百褶罗裙:细腻的描写,体现女性的柔美。
  10. 凌波忆仙侣:怀念昔日情人,表达对爱情的珍视。
  11. 为问朱颜:探讨美丽的奥秘,表现对美的追求。
  12. 费他多少天工:感慨美丽的背后是辛勤的付出。
  13. 胭脂点点:细腻的描写,展现女性的妆容与美丽。
  14. 应染遍夕阳无数:比喻美丽的景象与时光的流逝。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红如雨”形容花朵的艳丽。
  • 拟人:将花朵赋予情感,使其具有人性化的特征。
  • 对仗:如“早成阴,迟结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花的描绘,表现了对生命与美的珍视,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情感寄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榴花:象征着生命的美丽与短暂。
  • 江城:象征着特定的地域文化和生活气息。
  • 罗裙:体现女性的柔美与优雅。
  • 朱颜:象征着青春与美丽的面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 A. 端午节
    • B. 中秋节
    • C. 春节
    • D. 冬至
  2. 在诗中,榴花的特点是?

    • A. 早开晚结
    • B. 迟开早结
    • C. 一年四季常开
    • D. 无法结子
  3. 诗人通过什么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A. 描绘自然风光
    • B. 讲述故事
    • C. 进行议论
    • D. 叙述历史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红楼梦》中的诗词。
  2. 李清照的《如梦令》。
  3.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红楼梦》中的诗词常以细腻的情感与自然景象著称,与陈家庆的诗有相似之处。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思念,具有相似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人作品集》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诗词的美学与文化内涵》

相关查询

和李端叔大夫从参寥子游许昌西湖十绝 从德邻至邓城访魏道辅故屋怀道符 送元勋不伐侍亲之官泉南八首 题蔡君谟墨迹後 雨中宿超化寺 邓城道中怀旧时德麟相拉至江北三县 丙子岁三月十有二日游嵩山宿峻极中院时天气 虞美人·玉阑干外清江浦 精思观崔道士授剑柏中剑常吼若雷 春日即事九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表里山河 瓜字旁的字 豕字旁的字 妙喻取譬 三推 凶逆 比字旁的字 几字旁的字 救苦救难 吐哺捉发 包含许的词语有哪些 捉班做势 然信 肉字旁的字 柳色黄 序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