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09: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09:05
作者: 陈家庆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早成阴,迟结子,芳意满淮楚。
五月江城,照眼红如雨。
生来不识东皇,小庭初夏,恰共人家重午。
艳才吐。新裁百褶罗裙,凌波忆仙侣。
为问朱颜,底事娇好如许。
费他多少天工,胭脂点点,应染遍夕阳无数。
早熟的花朵遮蔽了光线,晚结的果实却满载芳香,飘散在淮河与楚地。
在五月的江城,红花如雨般绚烂夺目。
我生来不懂东皇的美丽,初夏的小庭院,正好与人家一起庆祝端午节。
艳丽的花儿盛开,新裁的百褶罗裙,仿佛在波上行走,怀念那位仙侣。
想问那红颜,为什么如此娇媚动人。
费了多少工夫,胭脂点点,早已染遍了无数的夕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家庆,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清新的风格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初夏时节,正值盛花期。通过花的生长状况,表达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祝英台近·赋榴花》通过对榴花的描绘,展现了初夏的生机与美丽。诗中“早成阴,迟结子”描绘了榴花的早开与晚结,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时光的流逝。诗人借助榴花的芳香与艳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五月江城,照眼红如雨”一句,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盛夏的景象,红花如雨点般洒落,令人目不暇接。这里不仅表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几句则转向个人情感的描绘,诗人通过“新裁百褶罗裙,凌波忆仙侣”,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回忆与向往。反映出一种柔情与思念,展现出诗人细腻的情感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与人情美的同时,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使得整首诗既有生机,又不失深刻的情感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花的描绘,表现了对生命与美的珍视,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情感寄托。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在诗中,榴花的特点是?
诗人通过什么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