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祝英台近 有赠

《祝英台近 有赠》

时间: 2025-05-07 22:06:13

诗句

髻新兴,妆闹扫,微步戛环佩。

走上红裀,倾座尽回睐。

香檀拍过惊鸿,春莺休啭,要聆取、迦陵仙籁。

更多态。

步虚两袖天风,解脱总无碍。

是李和南,还是李波妹。

有时卸却歌衫,安花对镜,拣一朵、小南强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06:13

祝英台近 有赠

作者: 朱祖谋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髻新兴,妆闹扫,微步戛环佩。
走上红裀,倾座尽回睐。
香檀拍过惊鸿,春莺休啭,要聆取迦陵仙籁。
更多态。步虚两袖天风,解脱总无碍。
是李和南,还是李波妹。
有时卸却歌衫,安花对镜,拣一朵小南强戴。


白话文翻译:

新髻高高扎起,妆容精致清新,轻轻走动时,环佩发出清脆的声响。
走上铺着红色绣毯的座位,四周的目光都聚焦在我身上。
香檀木的音色如惊鸿般响亮,春天的莺鸟也不再鸣叫,只想倾听这宛如仙乐的旋律。
更多的情态展现出来。轻轻步伐,双袖随风飘动,心灵解脱,毫无拘碍。
究竟是李和南,还是李波妹呢?
有时我卸下华丽的歌衫,面对镜子,挑选一朵小花佩戴。


注释:

  • 髻新兴:新梳的发髻高高耸起。
  • 妆闹扫:妆容精致清新,令人惊艳。
  • 微步戛环佩:轻轻走动,环佩发出清脆的声响。
  • 倾座尽回睐:周围人都转过头来注视。
  • 香檀拍过惊鸿:形容音色如香檀木所发出的音响,轻盈如惊鸿。
  • 迦陵仙籁:指天上仙女的乐曲,形容音色优美动听。
  • 李和南、李波妹:可能是两位女性的名字,代表着特定的人物或情感。

典故解析:

  • 迦陵:在古代文学中常用以形容美好的音乐,出自《大乘起信论》中的“天上声乐”。
  • 李和南、李波妹:可能为当时社会中知名的歌女,代表了一种美好的情感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祖谋,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与独特的风格著称于世。他的诗歌多以描绘女性的美丽与内心情感为主,表达了对爱情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社会风气相对开放,女性的地位逐渐提升,诗人以女性视角展现生活中的美好与情感。


诗歌鉴赏:

《祝英台近 有赠》是一首描写女性形象的诗歌,展现了女性的优雅与内心的情感。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让读者仿佛看到了一个新娘的身影,髻新兴、妆容精致,轻盈的步伐伴随着清脆的环佩声,仿佛在庆祝着一种美好的生活状态。作者运用香檀的音色来比喻音乐的动听,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仙乐之感,这不仅仅是对美的赞美,更是对内心自由的追求。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李和南与李波妹,似乎在思索着美好的爱情与情感的归属。诗人在卸去歌衫、对镜自赏时,流露出一种对自我的肯定与对美的渴望。这种情感在诗中流转,仿佛给人一种轻松自在的感觉,表现出诗人对女性独立与自信的赞美。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女性的内心世界与外在风采,既有对生活的热爱,也有对自身价值的认同,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髻新兴,妆闹扫:开篇描绘女性的形象,突出了新娘子妆容的精致。
  • 微步戛环佩:强调了她的轻盈与优雅,环佩的声音增添了氛围的美感。
  • 走上红裀,倾座尽回睐:描述了她受到众人瞩目的情景,显示出她的魅力。
  • 香檀拍过惊鸿:用香檀的音色比喻音乐的优美,进一步渲染出氛围的梦幻感。
  • 春莺休啭,要聆取迦陵仙籁:表达出对美好音乐的向往与享受。
  • 更多态:暗示着更丰富的情感与状态。
  • 步虚两袖天风,解脱总无碍:表现出一种随意与洒脱,心灵的自由。
  • 是李和南,还是李波妹:引入特定人物,增加诗歌的情感深度。
  • 有时卸却歌衫,安花对镜:展示了女性的多样与内心的自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香檀拍过惊鸿”,将音乐比喻成香檀木的声音,形象生动。
  • 对仗:如“微步戛环佩”,对称工整,音韵和谐。
  • 拟人:如“春莺休啭”,将春莺拟人化,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此诗通过描绘女性的形象与内心世界,展现了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由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女性独立与自信的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女性的美丽与身份。
  • 环佩:代表女性的优雅与细腻。
  • 香檀:象征美好音乐,传递出一种轻灵的气氛。
  • 红裀:象征热烈的情感与喜庆的场景。
  • :代表自然之美与女性的柔美。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中描绘的女性形象,深刻体现了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髻新兴”意指什么?

    • A. 新发髻
    • B. 旧发式
    • C. 头饰
  2. “香檀拍过惊鸿”中的“惊鸿”用来比喻什么?

    • A. 飞鸟
    • B. 美好音色
    • C. 美丽女性
  3. 诗人主要描绘的是哪个群体的形象?

    • A. 男性
    • B. 女性
    • C. 动物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丽人行》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女性的情感与生活,但更侧重于个人内心的感慨与思索。
  • 杜甫的《丽人行》:从社会角度出发,描写女性的美丽与命运,展现了更为复杂的情感。

两者都描绘了女性的美丽,但诗风与侧重点各有不同,给读者带来不同的感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歌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美与情感》

这些书籍能够进一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古诗词的魅力与内涵。

相关查询

潇湘神·湘水流 秋词二首 和令狐相公晚泛汉江书怀,寄洋州崔侍郎阆州 秋萤引 和仆射牛相公见示长句 白鹰 题王郎中宣义里新居 武陵书怀五十韵 和令狐相公南斋小宴听阮咸 君山怀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跌开头的成语 离易 琴断朱弦 青字旁的字 率举 曲意迎合 偷声细气 考分 立字旁的字 涓埃之报 色字旁的字 逃薮 同位角 谷字旁的字 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阴魂不散 凵字底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