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44: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4:48
《送李奉议亳州判官四首》
作者:陈师道
吾友张文潜,君行乃其里。
当年钓游处,壮者或可指。
闻风起遐想,意作千古士。
不知尘土中,奴椎婢不齿。
胸中无一尘,笔下有百纸。
勿问见自知,未语君已憙。
与游今已後,行矣勿停轨。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李奉议即将前往亳州担任判官的祝福。首先提到自己的朋友张文潜,感慨朋友的离去。接着回忆起他们年轻时一起钓鱼游玩的时光,感叹壮年时期的豪情壮志。随着风的传来,作者不禁遐想,认为自己有志于成就千古伟业。然而,世俗的纷扰却使人难以摆脱,不免感到苦闷。尽管心中毫无尘埃,书写之际却能倾注百般情感。最后,作者希望朋友在未来的旅途中不要停滞,继续追求自己的理想。
陈师道(生卒年不详),字士元,号隨庵,宋代诗人,擅长古诗,风格清新脱俗。他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受到当时文人风尚的影响,作品多关注人情世故和个人理想。
这首诗写于李奉议即将赴亳州任职之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未来的憧憬。在当时,士人之间的送别诗歌是常见的社交礼仪,既表达情谊,也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
整首诗透过对友人的送别,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厚的情感与理想。诗中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未来前行的激励。开头以朋友的行程为引子,逐渐引出对人生理想的思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诗中“胸中无一尘,笔下有百纸”一句,突显了作者追求纯粹理想的志向,表现出一种对世俗的超然态度。尽管生活充满烦扰与困惑,但作者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与信念,希望朋友在未来的求职路上能够勇往直前。这种理想主义的情怀和对友人的祝福,构成了诗歌的核心情感。
从艺术手法来看,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简练,体现了宋代诗人的风格。整首诗在形式上较为自由,在内容上却充满了哲理,令人深思。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理想的追求。诗中不仅有对往昔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望,体现了友人之间的相互鼓励和激励。
诗中提到的“张文潜”是指谁?
诗中提到“胸中无一尘”意思是: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