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中秋夜东刹赠仁公

《中秋夜东刹赠仁公》

时间: 2025-05-07 16:54:06

诗句

盈盈秋月不余分,叶露悬光可数尘。

此地正须烦一笑,要令排户问东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54:06

原文展示:

盈盈秋月不余分,叶露悬光可数尘。此地正须烦一笑,要令排户问东邻。

白话文翻译:

明亮的秋月没有一分的余地,叶子上的露珠闪烁着光芒,仿佛可以数得清尘埃。此时此刻,正需要您露出一个微笑,来让旁边的人敲门询问东边的邻居。

注释:

字词注释:

  • 盈盈:形容月亮明亮、圆满。
  • 不余分:没有一分的余地,形容月亮的明亮与满盈。
  • 叶露:树叶上的露水。
  • 悬光:悬挂的光芒。
  • 可数尘:能够数得清楚的尘埃,形容光亮到极致。
  • 烦一笑:希望对方露出微笑。
  • 排户:打开门。
  • 问东邻:询问东边的邻居。

典故解析:

  •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团圆节,象征着圆满与团圆。诗中提到秋月和露水,符合中秋的意象,表达了对邻里关系的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约1040年-1100年),字仲明,号山人,宋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为主,语言简练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中秋夜,正值团圆佳节,诗人通过描绘明亮的月光和露水,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邻里情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中秋夜东刹赠仁公》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诗。诗人在中秋夜里,透过明亮的月光和清晨的露水,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秋夜景象。第一句“盈盈秋月不余分”,描绘了明亮的圆月,寓意着团圆与美满。接下来的“叶露悬光可数尘”则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光影的细腻与清晰,让人感受到秋夜的宁静与清丽。

“此地正须烦一笑”,诗人转而用对话的方式,邀请对方微笑,营造了一种亲密和友好的氛围。最后一句“要令排户问东邻”,不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也暗示着节日里邻里间的交流与欢聚。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融入了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邻里和谐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盈盈秋月不余分:描绘了明亮的秋月,象征着团圆与完美。
  2. 叶露悬光可数尘:形容露水在光照下闪烁的美丽,表现了自然的细腻。
  3. 此地正须烦一笑:表达了邀请对方微笑的期望,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
  4. 要令排户问东邻:强调了邻里之间的互动与团圆的意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圆满的象征,传达了团圆的主题。
  • 拟人:用“烦一笑”来表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赋予情感以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月和露水的描写,展现了中秋夜的宁静与美丽,强调了邻里之间的情谊和团圆的美好,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和谐人际关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月:象征团圆与美好。
  • 叶露:表现自然的清新与细腻。
  • 微笑:象征着友好与亲近的人际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盈盈秋月”象征什么?

    • A. 忧伤
    • B. 团圆
    • C. 分离
  2. “叶露悬光可数尘”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 A. 暴雨
    • B. 明亮的秋夜
    • C. 冬雪
  3. 诗人希望对方做什么?

    • A. 生气
    • B. 微笑
    • C. 沉默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描绘了月夜的意境,但更多的是表现诗人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相比之下,陈师道的诗则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团圆的温暖,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与人生》

相关查询

杂体诗三十首 其三 班婕妤咏扇 杂体诗三十首 其二 李都尉陵从军 杂体诗三十首 其一 古离别 感春冰遥和谢中书诗二首 其二 感春冰遥和谢中书诗二首 其一 无锡舅相送衔涕 冬尽难离和丘长史诗 从萧骠骑新亭 古意报袁功曹诗 迁阳亭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选贤举能 穷措大 设服 推擢 孤豚腐鼠 齐字旁的字 驴肝肺 门字框的字 玄泉 隶字旁的字 包含籴的词语有哪些 曰字旁的字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时异事异 包含瘖的词语有哪些 匸字旁的字 包含朴的成语 老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