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9:45: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45:11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太阳西沉,依靠在远山之上;黄河奔腾而去,流入大海。若想要尽览千里美景,就需要再向上走一层楼。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涉及特定的典故,但“鹳雀楼”本身是唐代著名的观景楼,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是古代文人墨客吟咏的地方。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和人们的追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
作者介绍: 王之涣(688年-742年),字季凌,号凌云,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豪放,善于描绘壮丽的山河,特别擅长五言绝句和七律。王之涣的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登鹳雀楼》创作于王之涣游览鹳雀楼时,表达了诗人对壮丽河山的赞美和对更高境界追求的渴望。写作时,正值盛唐时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人纷纷出游,抒发豪情。
《登鹳雀楼》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观,展现了王之涣卓越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首句“白日依山尽”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夕阳西下的美景,给人一种宁静而又壮观的感觉;“黄河入海流”则表达了黄河奔腾入海的气势,彰显了自然的伟大与宽广。后两句则暗示了诗人对更高视野的追求,表达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引发读者对人生和理想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积极态度。诗的意境深远,带有一种哲理的思考,使人感受到一种向上的力量和追求的美好。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壮丽景色的赞美,同时也传达了追求更高理想的决心。诗歌鼓励人们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和更广阔的视野,体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登鹳雀楼》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河流是哪一条?
“更上一层楼”表达了什么含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均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但王之涣更注重表现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与孤独。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白日:太阳。依:依傍。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穷:尽,使达到极点。千里目:眼界宽阔。更:替、换。(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