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蓟门不遇王之涣、郭密之,因以留赠

《蓟门不遇王之涣、郭密之,因以留赠》

时间: 2025-07-27 03:54:30

诗句

適远登蓟丘,兹晨独搔屑。

贤交不可见,吾愿终难说。

迢递千里游,羁离十年别。

才华仰清兴,功业嗟芳节。

旷荡阻云海,萧条带风雪。

逢时事多谬,失路心弥折。

行矣勿重陈,怀君但愁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3:54:30

原文展示

《蓟门不遇王之涣、郭密之,因以留赠》
——高适

适远登蓟丘,兹晨独搔屑。
贤交不可见,吾愿终难说。
迢递千里游,羁离十年别。
才华仰清兴,功业嗟芳节。
旷荡阻云海,萧条带风雪。
逢时事多谬,失路心弥折。
行矣勿重陈,怀君但愁绝。

白话文翻译

我远道而来,登上了蓟丘,今晨独自抓耳挠腮。
贤良的朋友们难以相见,我的心愿又难以言表。
漫长的旅途千里遥远,离别已有十年。
才能和志向高洁,功业成就令人叹息。
旷阔的天地阻挡着我,萧条的风雪令人心寒。
时局混乱,失意之路让我更加心痛。
行走吧,不必再重提往事,怀念你时唯有愁绪无尽。

注释

  • 蓟丘:指蓟县的山丘,地处今河北省,古代为边塞。
  • 搔屑:形容因烦闷而抓耳挠腮。
  • 贤交:指品德高尚的朋友。
  • 迢递:形容路途遥远。
  • 羁离:指被迫离开故乡或朋友。
  • 清兴:指清白高洁的志向。
  • 芳节:形容品德和成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适(704年-765年),字达夫,号白云,唐代著名诗人,出生于今山西省忻州市。他与王之涣、岑参等人共同开创了边塞诗的辉煌。在唐代诗坛上,高适以其豪放的风格和清晰的意象著称。

创作背景

《蓟门不遇王之涣、郭密之,因以留赠》创作于高适与王之涣、郭密之分别十年之后。他在一次旅行中独自登上蓟丘,思念好友,感慨万千,因此写下此诗以寄托心中对朋友的思念与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开篇“适远登蓟丘,兹晨独搔屑”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孤独感,仿佛在一个清晨,他站在高处,回望过去的友谊,心中百感交集。接着“贤交不可见,吾愿终难说”,表现了对良朋难以相见的无奈与惆怅。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描绘了他漫长的旅程和与友人的别离,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叹息。同时,诗中“才华仰清兴,功业嗟芳节”展示了诗人对朋友才华与成就的仰慕。最后的几句,诗人不仅反映了时事的混乱与人生的艰难,也传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凝练,展现了诗人高适的豪情与深厚的友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适远登蓟丘:诗人远道而来,登上了蓟丘,暗示了旅途的艰辛和思念的情感。
  2. 兹晨独搔屑:在清晨时分,诗人因孤独而抚摸自己的头发,表现思绪的烦乱。
  3. 贤交不可见:指贤良的朋友难以相见,表达了对友情的渴望。
  4. 吾愿终难说:心中的愿望难以表达,暗示情感的复杂。
  5. 迢递千里游:形容漫长的旅途,强调离别的距离。
  6. 羁离十年别:与朋友分离已有十年,时间的流逝让思念更加深切。
  7. 才华仰清兴:对于朋友的才华和理想的仰慕,展示了诗人的崇敬之情。
  8. 功业嗟芳节:感叹朋友的成就和品德,表现出作者的羡慕与叹息。
  9. 旷荡阻云海:形容心境的开阔与阻碍,暗示人生的艰难。
  10. 萧条带风雪:描绘环境的冷清,象征诗人的孤独感。
  11. 逢时事多谬:时局混乱,诗人对社会的失望与无奈。
  12. 失路心弥折:失去方向,内心更加痛苦。
  13. 行矣勿重陈:告诫自己不要再重提旧事,表达对过去的释怀。
  14. 怀君但愁绝:对友人的思念化作无尽的愁苦,表现出深切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旷荡阻云海”,将心境与自然景象结合,增强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如“迢递千里游”,强调旅途的艰辛和思念的深刻。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表达了对人生际遇的无奈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蓟丘:象征着高远和回忆的起点。
  • :象征新的开始,但在此处表现孤独与思念。
  • 风雪:象征艰难的环境和心境的萧条。
  • 贤交:象征着理想的友情和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王之涣
    • B. 高适
    • C. 岑参
    • D.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贤交”指的是什么?

    • A. 良好的朋友
    • B. 亲密的家人
    • C. 遇到的陌生人
    • D. 失去的爱人
  3. 诗中提到的“迢递千里游”意指什么?

    • A. 旅行的快乐
    • B. 路途的遥远
    • C. 朋友的陪伴
    • D. 归乡的心情

答案

  1. B. 高适
  2. A. 良好的朋友
  3. B. 路途的遥远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 《静夜思》——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高适 vs 王之涣:高适的诗多表现边塞的孤独与豪情,而王之涣则更注重自然的壮美与人生哲理,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
  • 高适 vs 岑参:两位诗人都擅长边塞诗,但高适更倾向于抒情,表达个人情感,而岑参则多侧重于描绘气势磅礴的边塞风光。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高适研究》

相关查询

通山县寄朱元晦 题袁右丞滋像 题乐天居士诗集后时谪居庐山 和姜梅山见寄 次韵奉答诸公 次韵奉答诸公 绝句二首 绝句二首 绝句 绝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平生 奔开头的成语 贫无立锥 密觇 音字旁的字 先字旁的字 品而第之 趋炎慕势 一物不成,两物见在 丰开头的成语 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东央西浼 义试 金字旁的字 至字旁的字 提手旁的字 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循开头的成语 见噎废食 鹅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