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3: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3:12
清平乐(示知命)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乍晴秋好。黄菊欹乌帽。
不见清谈人绝倒。更忆添丁小小。
蜀娘漫点花酥。酒槽空滴真珠。
兄弟四人别住,他年同插茱萸。
初秋的天气刚刚晴好,
黄菊斜倚在乌黑的帽子上。
不见那些清谈的人倒下了。
更想起当年添丁的欢喜。
蜀地的姑娘随意点缀花酥,
酒槽里空空如也,滴落着珍珠般的美酒。
兄弟四人各自分开居住,
希望来年能一起插上茱萸。
这首词中提到的“茱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象征,尤其在重阳节时,人们会插茱萸以驱邪避祟,祈求健康长寿。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文学家。他的诗风豪放,善于抒发个人情感,作品多反映社会生活。
这首词作于黄庭坚晚年,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友情、家庭的思考。词中充满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表达了对亲情和友情的珍视。
《清平乐(示知命)》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词,黄庭坚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初秋的美景和对往事的深切怀念。开篇以“乍晴秋好”引入,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秋日氛围。接着,通过“黄菊欹乌帽”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丰收与成熟,黄菊的存在不仅增添了色彩,也象征着生命的坚韧。
在词的中间部分,黄庭坚回忆起过去的欢乐时光,特别是“添丁小小”的记忆,暗示着对家庭的温暖和对生命延续的珍惜。蜀娘的“漫点花酥”,则带有一丝生活的闲适与甜美,传达出一种轻松愉悦的生活态度。
最后,词的结尾提到“兄弟四人别住,他年同插茱萸”,不仅表达了对兄弟情谊的思考,也寄托了对未来重聚的美好期盼。整首词通过生动的意象与深情的回忆,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生活交织在一起,展现了黄庭坚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整首诗歌以秋天的美景为背景,表达了对亲情、友情的珍惜,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体现了黄庭坚的生活哲学与艺术风格。
“乍晴秋好”中的“乍晴”意指:
A. 刚刚晴好
B. 突然变晴
C. 长时间晴天
“兄弟四人别住”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友谊的增强
B. 家庭的分离
C. 亲密的团聚
“酒槽空滴真珠”中的“真珠”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美好回忆
C. 美酒
对比黄庭坚与苏轼的作品,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但黄庭坚更注重生活细节的描绘,而苏轼则更倾向于哲理性的思考。两者的风格各有千秋,均体现了宋代文学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