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韵奉答存道主簿

《次韵奉答存道主簿》

时间: 2025-04-27 11:47:55

诗句

主簿朝衣如败荷,高怀千尺上松萝。

旅人争席方归去,秋水黏天不自多。

学到会时忘粲可,诗留别後见羊何。

向来四海习凿齿,仱日期君不啻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47:55

原文展示

主簿朝衣如败荷,高怀千尺上松萝。
旅人争席方归去,秋水黏天不自多。
学到会时忘粲可,诗留别後见羊何。
向来四海习凿齿,仱日期君不啻过。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主簿身着朝服,仿佛像一朵败坏的荷花,心志高远,犹如高耸的松萝。旅人们争先恐后地离开,秋水与天空融为一体,看似无边无际。学到的事情难以忘怀,留下的诗篇在别后又能再见到什么呢?过去四海之内都在学习凿齿(指学习做官),而你在此时此刻不也让我觉得日子在流逝吗?

注释

  • 主簿:古代官职,负责管辖某一地方的文书及行政事务。
  • 败荷:形容主簿的衣服,暗示衣着虽美但已失去光彩。
  • 高怀:高远的志向。
  • 松萝:松树上的藤萝,象征高洁的品德和志向。
  • 旅人:指归乡的游子。
  • 秋水黏天:形容秋天的水面与天空的色彩融为一体,显得宁静而广阔。
  • 学到会时:指学会某项技能或道理。
  • 凿齿:比喻学习做官,指古代官员的学习方式。
  • 仱日期:意为“日子”,指时间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涧卿,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苏轼的好友,深受其影响。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擅长山水诗和咏怀诗,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黄庭坚与友人交往之际,表达了对友人主簿职务的赞赏,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匆匆流逝的感慨。写作时正值秋季,借景抒情,反映了秋水秋天的意象,以及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主簿的形象为引子,结合秋天的景象,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开头两句描绘了主簿的衣着与气质,运用了“败荷”这一比喻,暗示了官职的荣华与衰败,紧接着用“高怀千尺”一词,表明即使在平淡的生活中,主簿依旧有着高远的理想和追求。接下来的描写“旅人争席方归去”,则引入了人生的流动和变迁,展现出一幅热闹而又略显惆怅的归乡画面。

“秋水黏天不自多”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水面与天空的融合,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对学习和时间流逝的感慨,引发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诗留别後见羊何”一句,表达了黄庭坚对友人未来的期望与祝福,也隐含了对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不舍,同时又不失高远的志向,充分展现了黄庭坚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主簿朝衣如败荷:主簿身穿的朝服如同败坏的荷花,暗示虽然身处高位,但身世与荣华已经不再光鲜。
  2. 高怀千尺上松萝:表达了主簿志向高远,如同高耸的松萝,寓意着高洁的品德。
  3. 旅人争席方归去:旅人们争先恐后地离开,象征着人生的流动与变迁,暗含对故乡的思念。
  4. 秋水黏天不自多:描绘了秋天的宁静和广阔,表现出一种无边无际的孤寂感。
  5. 学到会时忘粲可:学习的事情在某个时刻会被遗忘,表达了对知识与记忆的无奈。
  6. 诗留别後见羊何:诗留给了后人,能在何时再见到同样的情景,隐喻人生的无常。
  7. 向来四海习凿齿:四海之内的人们都在学习做官,反映出社会的普遍现象。
  8. 仱日期君不啻过:时间的流逝,让人感慨万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主簿的衣服比喻为“败荷”,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高怀千尺”和“秋水黏天”,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排比的手法,增强了意境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主簿的形象和秋水的意境,表达了对人生流逝的感慨和对高远理想的追求。同时,蕴含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展现了黄庭坚对人生、友情和理想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荷花:象征美好与高洁,暗示官职的荣华与衰败。
  • 松萝:象征高远的志向与坚定的品德。
  • 秋水:象征宁静与孤独,反映出时间的流逝。
  • 旅人:象征人生的流动与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主簿的朝衣被比作什么?

    • A. 败荷
    • B. 牡丹
    • C. 菊花
    • D. 兰花
  2. 诗中提到的“秋水黏天”意指什么?

    • A. 秋水与天空融为一体,宁静而深远
    • B. 秋天的水面干涸
    • C. 季节的变化
    • D. 水的清澈
  3. 诗中反复提到的主题是什么?

    • A. 荣华富贵
    • B. 友情
    • C. 人生的无常与流逝
    • D. 自然景色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同样探讨了人生哲理与友谊。
  • 王安石《登飞来峰》:表达了高远志向与自然风光的结合。

诗词对比

  • 黄庭坚 vs 苏轼:两位诗人在表达友情与人生感悟时,黄庭坚更偏重于细腻的情感描绘,而苏轼则多用豪放的笔触展现自我胸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黄庭坚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紫骝马二首 其一 紫骝马 紫骝马 紫骝马 紫骝马 紫骝马 紫骝马 紫骝马·紫骝马 紫骝马 紫骝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手字旁的字 潴泺 针开头的成语 将机就计 夜郎 艮字旁的字 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草偃风行 辰字旁的字 什袭而藏 进火 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打破沙锅璺到底 閠字旁的字 帝枝 朽木枯株 工字旁的字 坐筹帷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