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2:49: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2:49:47
原文展示:
春词 张耒 〔宋代〕
宝刀裁花碎罗縠,带腊圆红黄染粟。 枝头几日即花开,世人上情何太速。 东风未转北风严,返挂铜不上帘。 莫怪蛾眉呵素指,层檐冰碧玉纤纤。
白话文翻译:
用宝刀裁剪花朵,碎裂的罗縠如同花瓣,腊月里圆润的红黄果实染上了粟米色。 枝头上,花朵几日便盛开,世人的情感变化何其迅速。 东风尚未转变为北风,北风却已严寒,铜钩返挂,不再卷起帘幕。 不要责怪女子轻抚素指,屋檐上的冰柱如同碧玉般纤细。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约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此诗描绘春日景象,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情变化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诗人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和人情变化的感慨。诗中通过对花朵、果实、风和冰柱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变化,同时也隐喻了人情的易变。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日景象为背景,通过对花朵、果实、风和冰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变化。诗中“宝刀裁花碎罗縠”一句,以精细的比喻描绘了花朵的美丽,而“世人上情何太速”则表达了诗人对人情易变的感慨。后两句通过对风的描绘和冰柱的比喻,进一步强化了春天的变化和人情的不稳定性。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情变化的感慨。诗中通过对花朵、果实、风和冰柱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变化,同时也隐喻了人情的易变。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宝刀裁花碎罗縠”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A
诗中“世人上情何太速”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现象的感慨? A. 春天的生机 B. 人情的易变 C. 果实的美丽 D. 春天的寒冷 答案:B
诗中“层檐冰碧玉纤纤”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春天的生机 B. 人情的易变 C. 果实的美丽 D. 春天的寒冷 答案: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