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临江仙·冷红飘起桃花片

《临江仙·冷红飘起桃花片》

时间: 2025-04-30 21:37:30

诗句

冷红飘起桃花片,青春意绪阑珊。

画楼帘幕卷轻寒,酒馀人散去,独自倚阑干。

夕阳千里连芳草,萋萋愁煞王孙。

徘徊飞尽碧天云,凤笙何处,明月照黄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37:30

原文展示:

冷红飘起桃花片,青春意绪阑珊。
画楼帘幕卷轻寒,酒馀人散去,独自倚阑干。
夕阳千里连芳草,萋萋愁煞王孙。
徘徊飞尽碧天云,凤笙何处,明月照黄昏。

白话文翻译:

冷红的桃花瓣在空中飘落,青春的情绪渐显得萎靡。
画楼中的帘幕被轻寒卷起,酒席散去,人们都离开了,只剩我独自倚靠在栏杆上。
夕阳下千里连绵的芳草,萋萋的草色让王孙感到愁苦。
我徘徊着,直到飞尽天空的白云,凤笙声在哪里呢?明月照耀着黄昏。

注释:

  • 冷红:指的是桃花的颜色,带有一丝冷意,给人以淡淡的忧伤。
  • 青春意绪阑珊:青春的情感和情绪已经消沉、萎缩。
  • 画楼:装饰精美的楼阁,象征着繁华与美好。
  • 酒馀:指酒席结束后,留下的孤独感。
  • 王孙:指王公子弟,象征身份显贵但内心愁苦的人。
  • 凤笙:古代乐器,暗示对音乐和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冯延巳是唐代著名的词人,他的词风清新婉约,常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著称。冯延巳的一生与当时的政治动荡和个人遭遇密切相关,许多作品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一个春日的黄昏,诗人在享受美好的桃花景色时,感受到青春的流逝和内心的孤独。诗人借助自然景物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临江仙·冷红飘起桃花片》是冯延巳以桃花为引子,细腻地描绘了春日黄昏时分的孤独与感伤。开篇的“冷红飘起桃花片”直观地展示了春日的景色,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仿佛在诉说着青春的易逝。接下来的“青春意绪阑珊”则是对这种美好景色的反思,青春的欢愉似乎在此刻显得格外脆弱。

词中的“酒馀人散去,独自倚阑干”更是将孤独感推向高潮。酒席的喧闹与欢聚已成往事,剩下的只有孤独的身影,映衬出一种淡淡的哀伤。此时,夕阳与芳草的意象交织,给人以视觉上的宽阔感,而“萋萋愁煞王孙”则寓意着即使身处繁华之中,内心的愁苦往往难以摆脱。

最后的“凤笙何处,明月照黄昏”不仅是对失落时光的追忆,更是对未来的迷茫。整体上,这首词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生命中美好与哀愁交织的复杂心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冷红飘起桃花片:桃花瓣轻轻飘落,带有一丝寒意,暗示着即将逝去的春天。
  • 青春意绪阑珊:青春的情感逐渐消散,表现出人生的无奈。
  • 画楼帘幕卷轻寒: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帘幕在风中轻轻卷起,增添了场景的淡淡寒意。
  • 酒馀人散去,独自倚阑干:酒席散去后,孤独的身影显得更加突出,与之前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
  • 夕阳千里连芳草:夕阳映照下的广袤芳草,象征着无尽的思绪与情感。
  • 萋萋愁煞王孙:即使身为王公子弟,依然感到愁苦,暗示身份与心境的反差。
  • 徘徊飞尽碧天云:徘徊于天地之间,白云已消逝,象征着对过往的追忆。
  • 凤笙何处,明月照黄昏:对美好乐声的向往,黄昏的明月照耀着孤独的身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桃花与青春相提并论,表现出青春的短暂。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如“夕阳连芳草”,增添了画面的情感深度。
  • 对仗:词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与内心的孤独,表达了对青春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美与哀愁并存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 桃花:象征青春与美好,然而桃花的凋零也暗示了生命的短暂。
  • 夕阳:象征岁月的流逝,带有一种淡淡的哀伤。
  • 芳草:象征生命与生机,但在这里却渗透着愁苦的情感。
  • 明月:象征希望与思念,黄昏的明月带来孤独的思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冷红”指的是什么花的颜色?

    • A. 樱花
    • B. 桃花
    • C. 玫瑰
  2. “酒馀人散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热闹
    • B. 孤独
    • C. 欢乐
  3. 诗中提到的“王孙”是指什么样的人?

    • A. 平民百姓
    • B. 身份显贵的青年
    • C. 老年人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对青春的感怀与内心的孤独。
  • 苏轼的《水调歌头》:探讨了人生无常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词对比: 冯延巳的《临江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中,二者都通过细腻的意象表现了对青春流逝的感慨,但冯延巳更注重于春日的自然景色,而李清照则更侧重于情感的细腻表达。两者在情感深度和意象运用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词学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读》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更深入地理解唐代词人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特色。

相关查询

点绛唇·妆席相逢 采桑子·日高庭院杨花转 采桑子·非花非雾前时见 临江仙 其五 清平乐 扑蝴蝶 临江仙·浅浅余寒春半 破阵子·柳下笙歌庭院 菩萨蛮·鸾啼似作留春语 蝶恋花·金剪刀头芳意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明茂 情不自已 削铁无声 正齐 讲呈说告 心电图 寸字旁的字 米字旁的字 有缘千里来相会 夕字旁的字 齒字旁的字 单耳刀的字 鄣疠 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分毫不取 包含落的成语 琴瑟不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