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16: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6:37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香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全诗翻译:
西施的美丽在世人眼中是重如山的,然而她是否能够长久保持这样的地位呢?早晨她只是越溪的一个女子,到了晚上却成了吴王的妃子。平常的日子和珍贵的时光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明白这一点的人才会意识到美的稀有。她邀请别人为她涂抹香粉,却不愿意自己穿上华丽的衣服。君王的宠爱让她愈加娇媚,而他的怜爱却让她置身是非之外。当初一起浣纱的姐妹,如今却不能同车归家。她对邻家的小伙子表示谢意,模仿西施的皱眉,又有谁能真正希冀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因其美貌被吴王夫差所宠爱。诗中提到的“浣纱”是西施的传统形象之一,而“效颦”则是指西施因病皱眉而带来的美感。
作者介绍:
王维(701-761),字摩诘,号辋川居士,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他的诗歌以风景诗和咏物诗著称,结合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西施咏》是王维在对西施的美与命运进行深思时创作的,反映了他对美的短暂和命运无常的感悟。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女性命运的同情与思考。
《西施咏》不仅仅是对西施这位历史人物的赞美,更是对美丽与命运关系的深刻反思。诗中通过对西施从越溪女子到吴宫妃的身份转变的描绘,揭示了美丽并非永恒的真理。王维用“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一句强调了平凡与珍贵的对比,指出美丽其实是难得的,只有在少数时刻才能被认知。
在描绘西施的美丽时,王维并没有单纯地追求表面的华丽,而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她内心的挣扎与无奈。“邀人傅香粉,不自著罗衣”,这句展现了西施对外界赞美的渴望,却又对虚荣心的拒绝,体现了她的矛盾心理。同时,诗中提到的“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说明了权力与美貌之间的复杂关系,西施的娇态与无辜让她在权力的游戏中成为牺牲品。
最后两句“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则将西施的命运与普通人的生活相联系,表达了作者对美的渴望与无奈。整首诗在抒发对西施命运的同情时,也引发读者对美丽短暂、命运无常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西施的故事探讨了美丽与命运的关系,反映了对女性命运的同情以及对美丽短暂性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西施的美丽在世人眼中是如何被看待的?
西施的身份在诗中是如何变化的?
诗中提到西施邀请人傅香粉,这说明她对什么的渴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可为学习和理解《西施咏》提供全面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