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赵秘校见访

《赵秘校见访》

时间: 2025-05-07 23:44:37

诗句

文学儒家子,儒本通天人。

蠨蛸尚先喜,吾党何迷津。

津亭一相过,不笑复不嚬。

应此识恬泊,曾匪慢尔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44:37

原文展示:

赵秘校见访
作者: 梅尧臣 〔宋代〕

文学儒家子,儒本通天人。
蠨蛸尚先喜,吾党何迷津。
津亭一相过,不笑复不嚬。
应此识恬泊,曾匪慢尔宾。

白话文翻译:

赵秘校见访
这首诗的意思是:
作为一个文学的儒家子弟,儒家本来就应该懂得天人合一的道理。即使是蠨蛸这样的小生物也会先感到高兴,我们这些同道之人又何必在渡口迷失呢?在渡口亭上相遇,我并未笑过,也没有皱眉。或许正因为如此,我才懂得这种恬淡宁静的心境,决不是对你这位宾客的怠慢。

注释:

  • 儒家子:指的是儒学的传承者或追随者。
  • 通天人:理解天道与人道的关系。
  • 蠨蛸:一种生物,常用来比喻小而无所畏惧的生物。
  • 迷津:在渡口迷失方向,象征对人生道路的困惑。
  • 恬泊:指内心的宁静与安稳。
  • 尔宾:你的客人,这里指代来访的赵秘校。

典故解析:

“通天人”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蠨蛸尚先喜”可看作对生命的赞美,强调即使是微小的生命也能感受到快乐,表达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字子华,号退庵,宋代著名诗人,致力于古诗的创新与发展,倡导清新自然的诗风。

创作背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儒家思想逐渐受到重视,诗人以其文化身份,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与对人生的体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儒家思想的认同与对生命的感悟。诗中通过对“蠨蛸”的比喻,揭示了即使是最微小的生命也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诗人提到在津亭相遇的状态,表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心态,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的境界。整首诗既有哲理,又不失幽趣,体现了梅尧臣作为诗人的深厚修养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文学儒家子,儒本通天人。”:自我身份的确认,强调儒家的智慧。
    • “蠨蛸尚先喜,吾党何迷津。”:即使是小生物也能感受到快乐,我们又何必迷失方向?
    • “津亭一相过,不笑复不嚬。”:在渡口相遇,没有笑声也没有皱眉,表现出一种从容。
    • “应此识恬泊,曾匪慢尔宾。”:正因为这种淡泊的心境,才不会对你这位宾客有所怠慢。
  • 修辞手法

    • 使用比喻,将“蠨蛸”作为生命的象征,展现生命的乐趣。
    • 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儒家文化的认同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强调心境的宁静和人生的哲理。

意象分析:

  • 蠨蛸:象征着生命的力量与快乐。
  • 津亭:渡口亭,象征人生的路口与选择。
  • 恬泊:内心的宁静,象征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小生物”指的是?
    A. 螃蟹
    B. 蠨蛸
    C. 蝴蝶
    D. 青蛙

  2. “津亭”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家
    B. 迷茫的选择
    C. 快乐的生活
    D. 自然风光

  3. 诗人对来访者的态度是?
    A. 冷漠
    B. 疏远
    C. 从容
    D. 不屑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豪放与杜甫的沉重相比,梅尧臣在这首诗中展现了更加内敛和哲理的一面,强调心境的恬淡与对生命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梅尧臣诗集》
  • 《中国古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挽徐泰初 其一 病中杂诗 赠人 与履安夜话 哭家西谷侍御 杂感 杂诗 采桑秦氏女 送春日去桂林 圣母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疏废 断送一生惟有酒 鹤唳华亭 石匣 足字旁的字 二字旁的字 漏网之鱼 禾字旁的字 秦琼卖马 韦字旁的字 杙地 推聋妆哑 争交 牙字旁的字 啸咤风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