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53: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53:40
秋寄微之十二韵
白居易 〔唐代〕
娃馆松江北,稽城浙水东。
屈君为长吏,伴我作衰翁。
旌旆知非远,烟云望不通。
忙多对酒榼,兴少阅诗筒。
淡白秋来日,疏凉雨后风。
馀霞数片绮,新月一张弓。
影满衰桐树,香凋晚蕙丛。
饥啼春谷鸟,寒怨络丝虫。
览镜头虽白,听歌耳未聋。
老愁从此遣,醉笑与谁同。
清旦方堆案,黄昏始退公。
可怜朝暮景,销在两衙中。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提到北方的娃馆和东边的稽城,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诗人感叹自己已是衰老之人,难以再如往日般酣畅淋漓地饮酒赏诗。淡淡的秋光照耀着,雨后的微风让人感到清凉,残留的晚霞和新月交错在天际。诗人感受到衰老与孤独,尽管耳朵未聋,心中却充满了无奈的愁苦。清晨时分,桌上堆满了书卷,黄昏时分却又要回归公事,令人感到时光在忙碌中流逝。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晚号醉吟先生,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的一生经历了盛唐和中唐的变化,因而其诗歌风格在清新自然与沉郁悲凉之间游走,尤其以对民生疾苦的关注而著称。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与回忆。诗中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衰老的无奈,展现了他在晚年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秋寄微之十二韵》是一首深具情感的诗,展现了白居易对秋天的细腻观察与对人生的深刻反思。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友人的思念。开头的“娃馆松江北,稽城浙水东”将地理位置明确,显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距离感。随着诗的深入,氛围逐渐转向对衰老的感慨,尤其是“老愁从此遣,醉笑与谁同”,诗人在告别青春的同时,也表现出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
诗中“淡白秋来日,疏凉雨后风”的描写,极具视觉与触觉的双重感受,让人仿佛身临其境。随着季节的变换,诗人感受到的是一种淡淡的忧伤,正如秋天的渐凉。通过对“影满衰桐树,香凋晚蕙丛”的描绘,诗人更加深化了对衰老与孤独的感受,表现出一种无奈的美感。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在于对时间流逝的无情与对生活琐碎的思考,白居易以其独特的视角,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相结合,展现了一个老人的内心世界,发人深省。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抒发了白居易对友人的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衰老的无奈。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深刻反映了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表现了秋天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白居易
C. 李白
D. 王维
诗中提到的“娃馆”位于哪个方向?
A. 南
B. 北
C. 东
D. 西
诗中的“新月一张弓”是用来比喻什么?
A. 暴风
B. 希望
C. 孤独
D. 兴奋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时光的感慨与对生活的思考,但白居易更偏向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更侧重于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悲苦。白居易的语言清新自然,而杜甫的语言则更为沉重和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