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初下汉江舟中作,寄两省给舍

《初下汉江舟中作,寄两省给舍》

时间: 2025-04-30 05:16:25

诗句

秋水淅红粒,朝烟烹白鳞。

一食饱至夜,一卧安达晨。

晨无朝谒劳,夜无直宿勤。

不知两掖客,何似扁舟人。

尚想到郡日,且称守土臣。

犹须副忧寄,恤隐安疲民。

期年庶报政,三年当退身。

终使沧浪水,濯吾缨上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16:25

原文展示

白居易的《初下汉江舟中作,寄两省给舍》原文如下:

秋水淅红粒,朝烟烹白鳞。
一食饱至夜,一卧安达晨。
晨无朝谒劳,夜无直宿勤。
不知两掖客,何似扁舟人。
尚想到郡日,且称守土臣。
犹须副忧寄,恤隐安疲民。
期年庶报政,三年当退身。
终使沧浪水,濯吾缨上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汉江上舟行的情景,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政务的思考。诗中描写了秋水如绮,晨烟缭绕,生活简单而安宁。诗人反思自己在官场的辛劳与责任,表达了对百姓的关心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注释

  1. 秋水淅红粒:红粒指的是秋天水面上的波纹,象征秋日的宁静。
  2. 朝烟烹白鳞:早晨的烟雾如火般升腾,映照着白色的鱼鳞,形象生动。
  3. 一食饱至夜:指一餐的饮食满足到夜晚,简单而安逸的生活状态。
  4. 两掖客:指的是两省的官员,诗人用“客”字表示对他们的亲近与关心。

典故解析

“沧浪水”源于《诗经》中提到的水,象征着清澈与纯净。诗人在此处寓意希望能通过清洗去除身上的尘埃,实现内心的净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风格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著称。他的诗歌广泛涉及人生、自然、社会等多个方面,尤其擅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白居易下汉江途中,正值秋季,诗人感受到自然的变化与自己内心的思考。他向两省的同僚寄去此诗,表达自己的经历与思考,体现出对政治责任的深切理解和对百姓生活的关心。

诗歌鉴赏

《初下汉江舟中作,寄两省给舍》是一首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相结合的诗作。诗人在舟中,面对浩瀚的江水与宁静的晨雾,他的心境似乎也随着自然的变化而波动。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秋水的清澈与晨烟的缥缈,生动而富有画面感,透出一种宁静的美感。

随着诗歌的发展,白居易逐渐转向对自己身为官员的深思。他用“一食饱至夜,一卧安达晨”描绘了简单的生活,表达了他对官场繁杂事务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此时的他,似乎在质疑自己作为官员的意义,尤其是对百姓的责任感与关怀。

最后,诗人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回报社会,表达了他对政务的沉重感受与对未来的期许。全诗不仅展现了自然风光的美,也传达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秋水淅红粒:描绘秋水荡漾的景象,寓意宁静之美。
  • 朝烟烹白鳞:形象化的描写早晨的烟雾与水中鱼的美丽,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 一食饱至夜,一卧安达晨:表达了生活的简单与平和。
  • 晨无朝谒劳,夜无直宿勤:反映了对官场繁忙的厌倦。
  • 不知两掖客,何似扁舟人:表达了对同僚的思念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尚想到郡日,且称守土臣:回忆起自己作为地方官的责任与荣誉。
  • 犹须副忧寄,恤隐安疲民:表达了对百姓生活的关心与责任感。
  • 期年庶报政,三年当退身:计划在一年内回报政务,表明心中对卸任的期待。
  • 终使沧浪水,濯吾缨上尘:希望通过努力清洗内心的污垢,追求内心的纯净与自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朝烟烹白鳞”,形象地描绘了清晨的美景。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仗使得语言更加和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对政治责任的思考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传达了他关心百姓与社会的深厚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秋水:象征宁静与清澈,代表着诗人的内心世界。
  2. 朝烟:象征变化与希望,暗示着新的一天的开始。
  3. 扁舟:象征自由与悠闲的生活态度,反映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秋水”指的是:

    • A. 冬天的水
    • B. 秋天的水
    • C. 春天的水
  2. 诗人对官场的态度是:

    • A. 热爱
    • B. 反感
    • C. 无所谓
  3. “沧浪水”在诗中象征:

    • A. 平静
    • B. 污浊
    • C. 变幻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2.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作品相比,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亲人和社会的思念之情,但更多地着眼于生活的艰辛与国家的忧虑,显示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社会关注。

参考资料

  1. 《白居易诗集》
  2. 《唐诗三百首》
  3. 《中国古代诗歌史》

相关查询

渡楚江 出京晚宿芦沟桥 雪夜镇宁公馆承严大夫载酒 贵阳道中值雪 贵州城 延泉夜泊 偕陈四伯彝游鸡鸣寺楼晚眺再登北极阁 游紫溪山 其二 游紫溪山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欲壑难填 钟鼓之色 若有所丧 丿字旁的字 余韵绕梁 豕字旁的字 捐玦 毕命 俟河之清 包含构的词语有哪些 生肖 久而不匮 四字头的字 幺字旁的字 亥市 龝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