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06: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06:45
春黛双蛾嫩,秋蓬两鬓侵。
谋欢身太晚,恨老意弥深。
薄解灯前舞,尤能酒后吟。
花丛便不入,犹自未甘心。
春天的青黛眉毛如新生的嫩芽,秋天的蓬松白发渐渐侵袭着两鬓。为了追求欢乐而等得太晚,心中对老去的怨恨愈发加深。即使在灯下轻舞,酒后吟唱依然能引起我的兴致。可在花丛中我却不愿意去插足,心中仍是觉得不甘。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表达了白居易对时光流逝、衰老的感慨,反映了古代文人对青春与老去的普遍情绪。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平易近人,善于描绘社会生活与人情世故,尤以《赋得古原草送别》、《长恨歌》等作品著称。
《赠同座》创作于唐代,反映了诗人对青春流逝和衰老的感慨,以及在宴席上对欢乐的追求与惋惜。可能是在一次聚会上写下,表达与友人共度时光的复杂心情。
《赠同座》是白居易对年华逝去的感慨之作,透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秋交替带来的身体与心灵的变化。诗的开头以“春黛双蛾嫩,秋蓬两鬓侵”来对比青春与衰老,展现出一种时光的流逝感。春天的青葱与秋天的苍老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对青春的珍惜与对衰老的无奈。
接下来的“谋欢身太晚,恨老意弥深”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感叹在追求欢乐时错过了青春的最好时光,因而对老去的无奈与怨恨愈加深重。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虽然在灯下轻舞,酒后吟唱,依然表现出一种青春的活力,但通过“花丛便不入,犹自未甘心”则表露出对青春恋恋不舍的情感。在欢聚之中,诗人依然无法摆脱对时光流逝的忧虑,表达出一种复杂的情绪。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青春的追忆,虽在聚会上仍然热情,但心中对老去的无奈与不甘始终萦绕,呈现了古代文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春黛双蛾嫩”中的“春黛”指的是:
A. 秋天的白发
B. 春天的眉毛
C. 夏天的阳光
诗中“谋欢身太晚”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欢乐的无所谓
B. 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C. 对老去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