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1:18: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18:15
至扬州
作者: 文天祥 〔宋代〕
戴星欲赴野人家,
曙色纷纷路愈赊。
仓卒只从山半住,
颓垣上有白云遮。
我头顶星辰,正准备前往乡间的隐士之家,
晨曦朦胧,路途愈发遥远。
匆忙之中只好在半山腰暂时停留,
斑驳的围墙上,白云正好将我遮蔽。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白云遮”可以引申为隐逸者的生活状态,象征着清幽与脱俗的生活。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字天祥,号履善,南宋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在抵抗元朝入侵的过程中表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坚定的爱国情怀,最终为国家献身。文天祥在文学上以其豪情壮志和爱国情怀著称,尤其以诗歌成就显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南宋灭亡的背景下创作的,文天祥身处动荡,心中充满了对家国的忧虑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这首《至扬州》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文天祥在动荡时代的复杂心情。开头以“戴星欲赴野人家”勾勒出一个夜行旅人的形象,表现出他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和对自然的向往。随着朝霞的到来,诗人意识到路途的遥远,反映出他对人生旅途与命运的沉思。
“仓卒只从山半住”一句则表现出诗人的匆忙与无奈,暗示他虽然渴望逃离尘世的纷扰,但现实却不允许他这样轻易地放弃。最后一句“颓垣上有白云遮”则用“颓垣”这一意象,象征着破败与无奈,而“白云”的出现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一种寄托与希望,虽然外界环境艰难,但仍有向往自由的心灵存在。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及对现实无奈的深刻感受,体现了文天祥坚韧不拔的精神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自由与隐逸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在动荡时局中的无奈与焦虑,也反映了他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戴星”指的是什么?
A. 头顶着星星
B. 早晨的阳光
C. 夜晚的月亮
D. 乡间的灯火
“颓垣”象征着诗人的什么状态?
A. 兴奋
B. 希望
C. 破败与无奈
D. 理想生活
诗中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什么情感?
A. 厌倦
B. 渴望
C. 忘却
D. 疲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