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至温州

《至温州》

时间: 2025-05-02 08:13:27

诗句

万里风霜鬓已丝,飘零回首壮心悲。

罗浮山下雪来未,扬子江心月照谁。

只谓虎头非贵相,不图羝乳有归期。

乘潮一到中川寺,暗读中兴第二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13:27

原文展示:

至温州
文天祥 〔宋代〕
万里风霜鬓已丝,
飘零回首壮心悲。
罗浮山下雪来未,
扬子江心月照谁。
只谓虎头非贵相,
不图羝乳有归期。
乘潮一到中川寺,
暗读中兴第二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经历了漫长的风霜岁月后,白发苍苍,感慨万千,回首往昔,英雄的壮志已成悲叹。他在罗浮山下,听到雪来未,心中不禁感到失落与惆怅;在扬子江心中,月光照耀着谁的影子,显得孤寂而无助。他认为有些事情并非表面看上去那么重要,像虎头般的外表并不代表真正的高贵,反而羝羊的乳汁也有归期。最后,他乘着潮水来到中川寺,默默地读着中兴的第二块碑文,心中感慨良多。

注释:

  • 万里风霜:指经历了漫长艰辛的岁月。
  • 鬓已丝:鬓发已白,形容年老。
  • 罗浮山:位于广东省,是著名的山脉。
  • 扬子江:长江的别称,流经中国中部。
  • 虎头:比喻外表威猛但内在却平凡。
  • 羝乳:指羝羊的乳汁,形容珍贵的东西也有失去的一天。
  • 中川寺:一个寺庙的名字,可能与文天祥的求道和精神追求相关。
  • 中兴第二碑:指的是与国家复兴相关的碑文,象征着对国家、历史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号文山,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在抵抗蒙古侵略的战争中表现出色,最终被俘而殉国。他的诗歌多反映了国破家亡的悲愤和深厚的爱国情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南宋灭亡前夕写成,表达了文天祥内心的无奈与悲痛。他在北方奋战多年,身处困境,内心对国家的忧虑愈加沉重。诗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文天祥的《至温州》是一首情感深邃的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历史和国家命运的深切反思。开篇一句“万里风霜鬓已丝”,直接将读者带入一个历经沧桑、满头白发的老者的视角,传达出时间的无情与岁月的重压。接下来的描写中,罗浮山的雪和扬子江的月,既是景物的描写,也是诗人内心孤独与悲凉的象征,表现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逝去青春的无奈。

“只谓虎头非贵相,不图羝乳有归期”一句,潜藏着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强调外表与内涵的反差,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最后,乘潮而至的中川寺和“暗读中兴第二碑”,则是文天祥对未来的期许与对历史的敬畏,表现了他内心不屈的斗志和对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文天祥作为一个历史见证者的深邃思考与无畏精神,是对时代的深刻反思,也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万里风霜鬓已丝:经历了长途跋涉和风霜雨雪,头发已白,暗示岁月的流逝和艰辛。
  2. 飘零回首壮心悲:回首往日,英雄的壮志已化为忧伤,表现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感慨。
  3. 罗浮山下雪来未:罗浮山下的雪尚未降临,暗示着对故乡的思念,也可能象征着未实现的理想。
  4. 扬子江心月照谁:江心月光照映着何人,表现出孤独与无奈的心情。
  5. 只谓虎头非贵相:指外表的威猛并不代表真实的价值,隐喻了社会现象的反思。
  6. 不图羝乳有归期:珍贵的东西也有失去的一天,引申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7. 乘潮一到中川寺:乘着潮水来到寺庙,暗示了对精神寄托和理想的追求。
  8. 暗读中兴第二碑:默默地阅读中兴的碑文,传达对历史的敬畏与对国家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虎头”与“羝乳”分别比喻外表与内涵,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
  • 对仗:如“万里风霜鬓已丝”与“飘零回首壮心悲”,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雪、月、碑等意象承载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象征着孤独、理想与历史的连接。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在于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诗人通过个人的遭遇,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文天祥坚定的爱国情怀和不屈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霜:象征岁月的艰辛与磨难。
  • 鬓丝:象征年老与沧桑。
  • 罗浮山:象征故乡与思念。
  • 扬子江:象征孤独与无助。
  • 虎头:象征外表的威猛与肤浅的价值观。
  • 羝乳:象征珍贵的东西与人生的无常。
  • 中川寺:象征精神寄托与信仰。
  • 中兴碑:象征历史的厚重与对未来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文天祥的《至温州》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悲伤
    • C. 愤怒
    • D. 无聊
  2. “万里风霜鬓已丝”中的“风霜”指的是什么?

    • A. 季节的变化
    • B. 生活的艰辛
    • C. 自然现象
    • D. 人生的欢乐
  3. 诗中提到的“羝乳”象征了什么?

    • A. 珍贵与失落
    • B. 生活的简单
    • C. 自然的美好
    • D. 个人的追求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春望》——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文天祥的《至温州》都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但杜甫的诗更侧重于对国破家亡的直接抒发,而文天祥则通过更为细腻的意象表达了对历史和理想的深沉思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文天祥与南宋历史》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泊松江(一作许浑诗,题作夜泊松江渡寄友人) 石池 许七侍御弃官东归潇洒江南颇闻自适高秋企望 贻迁客 寄唐州李玭尚书 杂曲歌辞。少年行二首 除官赴阙商山道中绝句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其二 寄题宣州开元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狼贪虎视 駚骻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御榻 包含抢的词语有哪些 鹿字旁的字 迁舍 山鸣谷应 亠字旁的字 丿字旁的字 牵萦 沾开头的成语 里字旁的字 研发 稳开头的成语 跋胡痜尾 鹵字旁的字 掳掠奸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