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44: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44:49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不知不觉中,初秋的夜晚渐渐变长,清风轻轻吹来,带着一丝凄凉的感觉。炎热的夏天已经退去,茅草屋里变得宁静,楼下的草丛上沾着露珠,闪烁着光芒。
诗中提到的“茅斋”是指一种简陋的居所,常见于隐居或清修的文人。孟浩然作为盛唐时期的诗人,常通过简朴的环境表现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溪,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山水田园诗闻名。他的诗作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风格清新自然。
《初秋》创作于唐代初期,正值盛唐时期。孟浩然在隐居生活中,感受到季节变化带来的情感,体现了他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细腻感受。
《初秋》通过简单的四句诗,展现了诗人对初秋夜晚的细腻感受。首句“不觉初秋夜渐长”,传达了时间流逝的无声与自然的变化。随着夏季的结束,夜晚开始变得漫长,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孤寂的感觉。第二句“清风习习重凄凉”则通过“清风”这一意象,描绘出秋夜的凉爽,反衬出内心的凄凉与孤独。接下来的“炎炎暑退茅斋静”将炎热的夏天与宁静的茅屋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季节的更替和心境的平和。最后一句“阶下丛莎有露光”则用生动的意象,描绘出草丛中露珠的晶莹,点缀了秋夜的静谧,使整首诗在凄凉中又透露出一丝清新和生机。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简洁的语言,表现了诗人对秋夜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的热爱,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诗歌通过描绘初秋的夜晚,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以及人对季节流转的感慨,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茅斋”指的是什么?
A. 华丽的宫殿
B. 简陋的居所
C. 热闹的市集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战争的思考
B. 对自然的热爱和季节的感慨
C. 对人情冷暖的感慨
“清风习习”中的“习习”有何含义?
A. 轻柔的样子
B. 强烈的样子
C. 温暖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