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24: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24:41
渡扬子江
作者: 孟浩然 〔唐代〕
桂楫中流望,京江两畔明。
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
海尽边阴静,江寒朔吹生。
更闻枫叶下,淅沥度秋声。
在桂木船中,我向江中远望,京江的两岸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树林间可以看到扬子驿,山峦从润州的城头显露出来。
海的尽头,边际阴暗而寂静,寒风从江面吹来,带来了秋天的气息。
更让我听到枫叶飘落的声音,淅淅沥沥,仿佛在诉说着秋天的故事。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描写的场景和情感与古代文人游历长江时的心境有密切联系,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作者介绍:
孟浩然,字浩然,号孟溪,唐代著名诗人,生于襄阳,后游历各地,尤其以山水田园诗见长。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渡扬子江》创作于孟浩然游历至扬子江时,表达了他在江边的所见所感,结合秋天的气息,体现出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人生旅途的思考。
《渡扬子江》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长江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内心的宁静。开篇“桂楫中流望”,诗人用桂木船桨在江中划行,代表着他在旅途中的愉悦和对自然的向往。接下来的“京江两畔明”则描绘出阳光照耀下的江岸景象,给人以温暖和希望的感觉。诗中“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通过对扬子驿和润州城的描写,营造出一种人文气息与自然风光相结合的和谐美感。
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逐渐引入秋天的气息。“海尽边阴静,江寒朔吹生”,表达了海的尽头和江水的寒冷,给人以一种寂静而深远的感受。而最后一句“更闻枫叶下,淅沥度秋声”,则通过枫叶的飘落声音,渲染了浓厚的秋意,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思索。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风光的描写,更是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感悟的思考,体现了孟浩然诗歌的深邃与优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体现出一种宁静、淡泊和哲理的情怀。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相互交织,构成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思考的画面,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测试:
《渡扬子江》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桂楫”是什么?
诗中“更闻枫叶下”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孟浩然的《渡扬子江》与王维的《鹿柴》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前者更重视人文景观的融合,后者则倾向于孤独的山水意境。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均展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情感基调略有不同:孟浩然更多体现出宁静的思考,王维则更显孤寂的哲思。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