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3: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3:35
感皇恩
作者: 刘处玄 〔元代〕
道释与儒门,真通法海。
易妙阴阳外,自然解。
金刚至理,顿觉无争泯爱。
五千玄言奥,夷明大。
微光运转,结成雯盖。
霞辉常照体,何挂碍。
松枯石烂,亘貌古今真在。
他年功行满,升仙界。
这首诗表达了道教、佛教与儒家之间的关系,强调了通过内心的修炼与理解,超越表象的纷争与欲望。诗中提到的“金刚至理”意指深刻的真理,使人顿时明白无争的境界;同时提到的“微光运转”则暗示着内心的智慧和灵性,最终能够得到升华,达到仙界的境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金刚”与“松枯石烂”分别暗示了佛教中坚韧不拔的精神与道教中对自然法则的认识。此外,提及“升仙”是道教信仰的核心,体现了对长生不老的追求。
作者介绍
刘处玄是元代著名的道士与诗人,擅长道教诗词。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道教思想的理解与追求,表现出对自然、宇宙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在元代,社会风气开始转变,传统的儒家思想受到挑战,道教与佛教的思想逐渐兴起。刘处玄的《感皇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表达了对道教与佛教思想的融合与反思。
《感皇恩》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展现了作者对道教与佛教的深刻理解。诗中通过“道释与儒门”的对比,揭示了不同思想之间的交融。首句便引入了一个重要的主题:和谐与统一。接下来的句子通过“易妙阴阳外”的描写,强调了超越表象的智慧,暗示着人应当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找内在的平和。
诗中运用“金刚至理”这样的词汇,表明了真理的坚定与不易动摇,进一步引导读者思考内心的争执与欲望问题。“五千玄言奥”则是对《道德经》的致敬,强调了道教思想的博大精深。随着诗句的推进,作者通过“微光运转,结成雯盖”的意象,描绘了一种灵动而又美好的境界,象征着通过修炼而达到的自我升华。
最后,诗的结尾“他年功行满,升仙界”不仅是一种对未来的憧憬,也体现了道教对长生与超脱的追求。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哲理,情感上充满了对宇宙与人生的思考,展现了刘处玄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道释与儒门,真通法海。
易妙阴阳外,自然解。
金刚至理,顿觉无争泯爱。
五千玄言奥,夷明大。
微光运转,结成雯盖。
霞辉常照体,何挂碍。
松枯石烂,亘貌古今真在。
他年功行满,升仙界。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道教与佛教思想的融合与思考,强调了内心修炼的重要性和对超脱境界的追求。它探讨了人类存在的意义,传达了一种宁静与智慧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内涵,也反映了道教文化的深厚底蕴,展示了人们对宇宙与人生的追求。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金刚至理”是指:
A. 坚固的真理
B. 物质的基础
C. 个人的努力
D. 传统的思想
填空题:诗中“他年功行满,__。”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阴阳”是道教的核心概念。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在面对人生与宇宙时的不同态度与思考方式。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刘处玄的作品及其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