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三闾祠

《三闾祠》

时间: 2025-07-30 17:40:21

诗句

平远江山极目回,古祠漠漠背城开。

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放逐肯消亡国恨?

岁时犹动楚人哀!

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17:40:21

原文展示:

三闾祠 查慎行 〔清代〕

平远江山极目回,古祠漠漠背城开。 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 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

白话文翻译:

放眼望去,平远的江山回旋着,古老的祠堂静静地背对着城池开放。 不要嫌弃全世界没有知己,没有庸人会不嫉妒有才华的人。 被放逐的人难道能消除对国家的恨意吗?每年这个时候,楚人的哀思依然涌动。 湘江的兰花、沅江的芷草每年都绿意盎然,可以想象诗人的灵魂自由地来来往往。

注释:

  • 平远:指视野开阔,景色平坦而遥远。
  • 极目回:极目远望,回旋的景象。
  • 古祠:指三闾祠,纪念屈原的祠堂。
  • 漠漠:寂静无声的样子。
  • 背城开:背对着城池开放。
  • 举世:全世界。
  • 庸人:普通人,指没有特别才能的人。
  • 忌才:嫉妒有才华的人。
  • 放逐:被流放。
  • 亡国恨:对国家灭亡的悲痛。
  • 岁时:每年的特定时节。
  • 楚人哀:楚地人民的哀思,指对屈原的怀念。
  • 湘兰沅芷:湘江的兰花,沅江的芷草,都是屈原诗中常提到的植物。
  • 吟魂:诗人的灵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查慎行(1650-1727),字悔余,号东篱,清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这首诗是他在游览三闾祠时所作,表达了对屈原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查慎行游览三闾祠时所作。三闾祠是纪念屈原的祠堂,屈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因忠于楚国而被放逐,最终投江自尽。查慎行在游览时,感慨屈原的遭遇和楚国的历史,写下了这首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三闾祠的描绘,表达了对屈原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感慨。诗中“平远江山极目回”描绘了开阔的视野,而“古祠漠漠背城开”则营造了一种寂静肃穆的氛围。后两句“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直接抒发了对屈原遭遇的同情和对庸人嫉妒的批判。最后两句“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寄托了对屈原精神的怀念和对其自由灵魂的想象。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查慎行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平远江山极目回”:描绘了开阔的视野,回旋的江山景色。
  2. “古祠漠漠背城开”:古祠静静地背对着城池开放,营造了一种寂静肃穆的氛围。
  3. “莫嫌举世无知己”:不要嫌弃全世界没有知己,表达了孤独的情感。
  4. “未有庸人不忌才”:没有庸人会不嫉妒有才华的人,批判了庸人的嫉妒心理。
  5. “放逐肯消亡国恨?”:被放逐的人难道能消除对国家的恨意吗?表达了对屈原遭遇的同情。
  6. “岁时犹动楚人哀!”:每年这个时候,楚人的哀思依然涌动,表达了对屈原的怀念。
  7. “湘兰沅芷年年绿”:湘江的兰花、沅江的芷草每年都绿意盎然,描绘了自然景物。
  8. “想见吟魂自往来”:可以想象诗人的灵魂自由地来来往往,寄托了对屈原精神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拟人:“古祠漠漠背城开”中的“背城开”赋予了古祠以人的动作。
  • 对仗:“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比喻:“湘兰沅芷年年绿”中的“年年绿”比喻了自然的永恒和生命的循环。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三闾祠的描绘,表达了对屈原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感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屈原遭遇的同情,寄托了对屈原精神的怀念和对其自由灵魂的想象。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查慎行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平远江山:开阔的视野,象征着历史的广阔和深远。
  • 古祠:纪念屈原的祠堂,象征着对历史的尊重和怀念。
  • 湘兰沅芷:湘江的兰花,沅江的芷草,象征着自然的永恒和生命的循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查慎行的这首诗是在游览哪个祠堂时所作? A. 三闾祠 B. 岳阳楼 C. 黄鹤楼 D. 滕王阁

  2. 诗中“莫嫌举世无知己”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孤独 B. 自豪 C. 愤怒 D. 喜悦

  3. “湘兰沅芷年年绿”中的“年年绿”比喻了什么? A. 自然的永恒 B. 生命的短暂 C. 历史的变迁 D. 人类的情感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屈原的《离骚》:屈原的代表作,表达了对楚国的忠诚和对个人遭遇的感慨。
  • 杜甫的《登岳阳楼》:杜甫的诗作,通过对岳阳楼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诗词对比:

  • 屈原的《离骚》与查慎行的《三闾祠》:两者都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个人遭遇的同情,但屈原的诗更加激烈和直接,而查慎行的诗则更加含蓄和深沉。

参考资料:

  • 《查慎行诗集》:收录了查慎行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屈原和查慎行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有助于深入理解这两位诗人的作品。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龙吟·杜鹃啼老春红 锦园春三犯/锦园春 更漏子·玉钩裁 相思引 鹧鸪天·岸柳黄深绿已垂 谒金门·香漠漠 谒金门·间院宇 乌夜啼·柳色津头泫绿 清平乐·玉肌春瘦 画堂春·柳黄移上袂罗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刿心刳腹 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不惭屋漏 天害 老妪能解 釆字旁的字 舍短取长 枝布叶分 冥雪 怀思 雅声 小字头的字 西字头的字 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力字旁的字 甘字旁的字 烛尽光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