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湘中作

《湘中作》

时间: 2025-04-30 18:50:37

诗句

千重烟树万重波,因便何妨吊汨罗。

楚地不知秦地乱,

南人空怪北人多。

臣心未肯教迁鼎,天道还应欲止戈。

否去泰来终可待,夜寒休唱饭牛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50:37

原文展示

千重烟树万重波,因便何妨吊汨罗。
楚地不知秦地乱,南人空怪北人多。
臣心未肯教迁鼎,天道还应欲止戈。
否去泰来终可待,夜寒休唱饭牛歌。

白话文翻译

千层的烟雾笼罩着树木,万层的波浪起伏不定,因而何妨在这里哀悼汨罗江呢?楚地的人不知秦地的动乱,南方的人空自怨恨北方的人多。我的心情不愿意教导迁移鼎,天道还是希望停止战争。否极泰来终究可以等待,夜晚寒冷时不要再唱那首《饭牛歌》。

注释

  • 千重烟树:形容烟雾缭绕的树林,意在表现景色的朦胧和深邃。
  • 万重波:形容波浪起伏,暗示水面的广阔和幽远。
  • 汨罗:指汨罗江,因屈原投江而著名,代表悲壮的历史。
  • 迁鼎:指迁移权力或地位,源自古代的迁都或权力转移。
  • 否去泰来:否极泰来,指否定的事物结束后,好的事物将会到来。
  • 饭牛歌:古代民间歌谣,可能与农事或平淡生活相关,表达一种对生活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庄(836年-910年),字子华,号梦得,唐末五代时期著名诗人,原为宰相之子,后因政治动荡流亡。韦庄的诗风多样,擅长律诗和词,以清新婉约著称。

创作背景

《湘中作》创作于唐末社会动荡之际,诗人身处楚地,感受到南北政治动荡所带来的苦闷与无奈。他以故乡汨罗江为背景,抒发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盼。

诗歌鉴赏

《湘中作》是韦庄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感怀之作,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与对和平的渴望。开篇的“千重烟树万重波”描绘出了一幅朦胧的水乡画面,给人以深远的联想。接着,诗人通过“因便何妨吊汨罗”传达出对屈原的追思,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在“楚地不知秦地乱”中,诗人揭示了南北之地的隔阂与无知,表现了因地理和政治分裂而产生的困境。

“臣心未肯教迁鼎”,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命运结合在一起,表现了诗人对权力变迁的无奈与反思。接下来的“天道还应欲止戈”则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诗人期待天道能够恢复安宁,停止战争。最后两句“否去泰来终可待,夜寒休唱饭牛歌”则以哲理的语气,传达出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暗示着在逆境中仍要保持希望。

整体来看,诗歌通过层次分明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诗人在历史变迁面前的思考与期盼,兼具哲理性和抒情性,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千重烟树万重波:描绘烟雾笼罩下的树木和波浪,营造出一种朦胧、迷离的意境。
  2. 因便何妨吊汨罗:借汨罗江的哀思引入个人情感,表达对屈原的追念。
  3. 楚地不知秦地乱:指出南北之间的疏离与无知,反映社会动乱的普遍性。
  4. 南人空怪北人多:表达南方人对北方人数量的怨恨,突显地域间的隔阂。
  5. 臣心未肯教迁鼎:表现诗人对权力变迁的不满与无奈。
  6. 天道还应欲止戈:渴望天道能够维护和平,停止战争。
  7. 否去泰来终可待:信仰“否极泰来”的哲理,表达希望。
  8. 夜寒休唱饭牛歌:在寒冷的夜晚,呼唤人们要停止无谓的忧伤,保持乐观。

修辞手法

  • 比喻:以“烟树”“波”比喻历史的缥缈与人事的起伏。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汨罗江象征历史的悲剧与对文化的追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向往。诗人通过对汨罗江的追思和南北动乱的感慨,展现了对和平与安宁生活的渴望,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树:象征朦胧的历史,代表人们对过去的追忆。
  • 汨罗:承载着历史人物屈原的悲壮,象征文化与情感的深度。
  • 迁鼎:象征权力的转移,暗示对政治动荡的无奈。
  • 否泰:哲学的象征,暗示事物的变化与循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汨罗”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的投江地点?

    • A. 李白
    • B. 屈原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千重烟树”中的“烟树”象征着什么?

    • A. 希望
    • B. 迷茫与历史
    • C. 战争
    • D. 爱情
  3. 诗中“否去泰来”反映了什么哲理?

    • A. 生活的悲观
    • B. 事物变化的规律
    • C. 对未来的绝望
    • D.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韦庄《湘中作》杜甫《春望》:两首诗都在历史变迁中表达了对故国的忧思与对未来的希望,但韦庄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社会动荡对民众的影响。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韦庄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和徐季功舒蕲道中二十首 和魏定父早春十首 赠蔡道人 送心上人 梅花十绝追和张文潜韵 题无为秀溪亭 题时轩 和赵积中白莲三首 满江红(和张守仲及送孔纯老守历阳) 大柿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廉顽立懦 長字旁的字 麻字旁的字 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十字旁的字 门字框的字 独木难支 罕言寡语 包含逭的词语有哪些 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骋姿 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一座尽倾 贞概 水泼不进 啧巴 雨字头的字 湖笔 染神乱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