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03: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03:46
移艘击湾浦,倾篷声更家。
谩起湘妃恨,长歌灵均骚。
晓汐涨何许,微茫泛江皋。
将船划向湾边,船桨敲击水面,船篷低垂,发出声响更似回家的呼唤。
随意吟唱起湘妃的怨恨,长声歌唱《灵均》的骚曲。
晨潮已涨到什么地方?微茫的水面泛起波光,在江边轻轻荡漾。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湘妃是指古代传说中为楚王所妃,因忧国忧民而化为竹,代表哀怨与不幸。《灵均》则是指《离骚》的别称,表现了文人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
作者介绍:
刘学箕,宋代诗人,以山水诗和咏怀诗著称,作品常以细腻的情感见长,尤擅长抒发个人情怀和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其游历潇湘时,正值夜雨绵绵之际,诗人感受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交融,借景抒情,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及对历史的沉思。
《赋祝次仲八景·潇湘夜雨》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品通过描绘潇湘的夜雨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过往历史的感慨。诗的开头“移艘击湾浦”展现了一幅宁静的水面,船只轻轻划动,打破了江面上的宁静,似乎在暗示着内心的波动。接下来的“倾篷声更家”,则将这种情感更进一步升华,把人们的思乡之情与自然景色紧密结合。
而诗中提到的“谩起湘妃恨”,则引入了湘妃的典故,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反思,湘妃的哀怨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形成了共鸣,增强了情感的厚度。此时,长歌《灵均骚》的吟唱又将情景带入了一种更为深沉的文化意境,表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最后两句“晓汐涨何许,微茫泛江皋”,描绘了清晨潮水的景象,既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是对生活节奏的思考,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这首诗在景与情的交融中,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例如将船篷的声音与归家情感相联系,提升了情感的表现力。同时,湘妃的典故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厚重,形成了深远的文化回响。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思乡、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文化传承的热爱,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与人文之间的深刻体验,传递出一种孤独而又渴望归属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移艘击湾浦”中的“艘”指什么?
A. 船只
B. 船桨
C. 水面
诗中提到的“湘妃恨”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愤怒
“晓汐涨何许”中的“汐”指的是?
A. 潮水
B. 雨水
C. 河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刘学箕的《潇湘夜雨》相比,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更注重表现个人的豪情与壮志;而王勃的《滕王阁序》则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对比,展现了人事无常的哲理,两者均与《潇湘夜雨》在情感表达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