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1:50: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50:47
荔枝
平昔谁相爱,
骊山遇贵妃。
枉教生处远,
愁见摘来稀。
晚夺红霞色,
晴欺瘴日威。
南荒何所恋,
为尔即忘归。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荔枝的情感,借用荔枝的美味和稀少,抒发了思恋之情。诗的开头提到过去谁与我相爱,接着提到骊山与贵妃相遇的典故,似乎在表达一种错过的情感。虽居于遥远之地,却因对荔枝的思念而感到忧愁。荔枝在晚霞中显得更加诱人,晴天的阳光也无法抵挡荔枝的美丽。最后,诗人感叹南方的荒凉,因对荔枝的眷恋而不愿回归故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郑谷,字子真,唐代诗人,生于淮阳,著有《郑谷集》。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悟为题材,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郑谷的游历之际,借荔枝之美抒发个人情感,反映出对爱情的向往和对故土的思念。
郑谷的《荔枝》以荔枝为引,融入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诗的开头“平昔谁相爱”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与遗憾,似乎在追忆过去的爱情,而骊山与贵妃的典故则是对美好爱情的向往。荔枝的稀缺与美味象征着珍贵的爱情,诗人尽管身处遥远之地,但对美味的向往和对情感的渴望始终萦绕心头。尤其“晚夺红霞色,晴欺瘴日威”一句,表现了荔枝在夕阳下的迷人色彩,和阳光下的骄艳。最后两句的“南荒何所恋,为尔即忘归”则表达了诗人因对荔枝的眷恋而不愿回归的情感,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牵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对荔枝的爱恋,借助荔枝的美味与稀有表达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反映出一种感伤而又浪漫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骊山遇贵妃”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
“晚夺红霞色”中的“夺”字用得恰当吗?为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