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竹

《竹》

时间: 2025-05-02 12:43:05

诗句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净见前峰。

侵阶藓拆春芽迸,绕径莎微夏荫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3:05

原文展示:

郑谷的《竹》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净见前峰。
侵阶藓拆春芽迸,绕径莎微夏荫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竹子在不同天气下的美丽景象。竹子适应烟雾、雨水和风,轻轻拂动水面,掩映出村庄和松树。竹子从远处的寺庙移来,洗净了灰尘,映衬出前方的峰峦。春天的阶梯上,青苔侵蚀着,春芽破土而出;小径的草丛在夏天显得格外浓密。杏花虽然繁多,却让人感到无奈,几枝穿插在翠绿中,显得格外协调。


注释:

  • 宜烟宜雨:适合烟雾和雨水的天气。
  • 拂水藏村:竹子轻轻摇曳,水面反射出村庄的影像。
  • 移得萧骚:将远处的萧条和忧愁带来。
  • 侵阶藓:青苔侵蚀着阶梯。
  • 无赖杏花:杏花多得让人感到无奈。
  • 穿翠:穿插于绿色之中。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郑谷(约公元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字少游,号阮亭,籍贯不详。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擅长山水田园诗。
  •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郑谷在田园生活时,表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和深切感受,反映了他朴素的生活态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竹》这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时,营造了宁静、清新、优雅的意境。诗人通过对竹子的描写,展现了竹子在不同天气和季节中的独特魅力。竹子不仅象征着坚韧和正直,还承载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全诗语言清新,意象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竹子在风、雨、烟的陪衬下,愈发显得生机勃勃。诗中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切热爱,透过竹子的描绘,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情与对美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通过“宜烟宜雨又宜风”展示竹子在自然环境中的适应性,体现了竹子的韧性和生命力。
    • 第二联“移得萧骚从远寺”表达了竹子与寺庙的联系,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又清新的氛围。
    • 第三联通过“侵阶藓拆春芽迸”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表现了自然的轮回与生命的顽强。
    • 第四联以“无赖杏花多意绪”结尾,暗示了对生活中多余情感的无奈,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自然景物更具生命力和情感。比如“拂水藏村”使竹子似乎有了生命,能够轻柔地与水面互动。

  •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竹子为主题,通过描写竹子的生长与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象征坚韧、正直,表现出一种高洁的品格。
  • :代表着流动与生命,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杏花:富有情感的象征,暗示着生活中的繁华与无奈。

互动学习: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竹子适合于哪些天气?

    • A. 烟雾
    • B. 雨水
    • C. 风
    • D. 以上皆是
  2. 填空题:全诗通过描写竹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___

  3. 判断题:诗中提到“无赖杏花”是对生活情感的积极态度。(对/错)

参考答案

  1. D
  2. 热爱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可以参考王维的《竹里馆》,同样表现了对竹子的描写与热爱。
  • 诗词对比:对比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中的自然景色描写,展现了不同诗人的风格和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郑谷研究》

相关查询

论语·三省章 咏史下·刘裕 咏史下·蜀先主 石堂 送江西曾雪笠歌 咏史上·桓荣 咏史下·曹丕 野景 乙巳邵武建宁夜坐书呈诸公 七夕后一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疋字旁的字 有功不赏,有劳不录 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世代相传 包含怠的词语有哪些 疾进 縢书 鱼字旁的字 黄天焦日 好女不穿嫁时衣 乌纱帽 等身著作 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雨字头的字 玄字旁的字 妻离子散 丶字旁的字 退让贤路 珠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