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4:46: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46:40
南台西路木龟坊,乃是灵蛙贔屭藏。
从此改名杉蚵蚾,恐来吞月直须防。
在南台西路的木龟坊,原本是灵蛙和贔屭藏身之处。
如今改名为杉蚵蚾,恐怕会吞噬月亮,真得小心防范。
“灵蛙贔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象征着智慧和力量,而“吞月”则可看作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隐喻,表明一种对可能威胁的警觉。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白云山人,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诗歌以清新婉丽、意境深远著称。
这首诗写于南台西路的木龟坊,反映了诗人对周遭环境的观察与思考,可能是对某种变化的感受和警示。
《木龟亭留题》通过对具体地点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深刻思考。首句提到的“南台西路木龟坊”,不仅是一个地理位置,更是一个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符号,体现了诗人对地方的依恋与关注。诗中提到的“灵蛙贔屭”,则是对传统文化中神秘生物的引入,象征着力量与智慧的结合,暗示着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与欣赏。
而“从此改名杉蚵蚾”则反映出一种变化,可能意味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改变,引发了诗人的思考。这种改变让人感到不安,诗人用“恐来吞月直须防”来表达对未来可能威胁的警觉,既是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是对人类活动的反思。
整首诗在字句间流露出一种忧虑与警惕,同时又不失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展示了黄庭坚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人类行为影响的深思,反映了一种对变化的敏感与警觉。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灵蛙”象征什么?
A. 长寿
B. 智慧
C. 敏捷
D. 力量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吞月”比喻__。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无所谓态度。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