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31: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31:02
玉笥山前大白峰,
望仙桥下水溶溶。
前溪流水後溪月,
五步白云三步松。
半夜佩环朝上阙,
插天楼阁度疏钟。
梦余彷佛钧天奏,
如在蓬莱第几重。
在玉笥山前矗立着大白峰,
从望仙桥下看去,水面波光粼粼。
前面的溪水流淌,后面的溪水映照着月光,
五步之外是白云,三步之内是松树。
半夜时分,佩戴的玉环在朝阙旁摇晃,
高耸的楼阁上,钟声传来,声响悠远。
梦中似乎听见天上的音乐演奏,
仿佛置身于蓬莱仙境,层峦叠嶂。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翁,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是苏轼的好友,受其影响,创作风格多样,尤以豪放、清新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黄庭坚晚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诗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人世喧嚣的超脱。
黄庭坚的《大秀宫》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与人为理想交融的诗作。诗开篇即以“玉笥山前大白峰”引入,展现了雄伟的自然景观,接着以“望仙桥下水溶溶”描绘了水波荡漾的宁静场景,产生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诗歌通过意象的对比,如“前溪流水後溪月”的景象,构建了一个既动又静的和谐美。
在后半部分,诗人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结合,以“半夜佩环朝上阙”表达对权力与地位的渴望,同时又通过“梦余彷佛钧天奏”的意象,传达出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整首诗在色彩和意象上都展现出一种灵动与清丽,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然。黄庭坚在形式上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仗和排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音乐性,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审美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和人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大秀宫》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黄庭坚
d) 陶渊明
诗中“望仙桥下水溶溶”的意思是什么?
a) 水波荡漾
b) 水流湍急
c) 水面平静
d) 水中有鱼
“如在蓬莱第几重”意指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境界
c) 远方的山
d) 繁华的城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诗词的背景、风格与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