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09: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09:54
乐寿县君吕氏挽词二首
——黄庭坚
剪髻宾筵盛,齐眉妇礼闲。
谓宜俱白发,忽去作青山。
大梦惊蝴蠂,何时识佩环。
哀歌行欲绝,丹旐雨斑斑。
第一首:
剪发的筵席盛大,齐眉的女子礼仪显得悠闲。
本以为二人都已白发苍苍,却不想她突然离去,像青山一般冷清。
在大梦中惊醒,蝴蝶飞舞,什么时候才能认出那佩戴的凤环?
悲伤的歌声即将停止,红色的旌旗在雨中斑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别直接的典故,但“齐眉”常用来形容夫妻间的和谐,而“青山”则是常见的孤独象征。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江西吉安人,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宋代文学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诗歌多以豪放、清新著称,深受后世推崇。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黄庭坚失去好友吕氏之际,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痛,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生死的思考。
这首挽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逝去者的追忆,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悲伤与无奈。开篇“剪髻宾筵盛,齐眉妇礼闲”两句,描绘出一幅温馨的画面,表现出逝者生前的美好时光,象征着夫妻的和谐与亲密。接着“谓宜俱白发,忽去作青山”则突显了生死的无常,白发象征着成熟与衰老,而青山则是孤独的象征,令人感到失落和惋惜。
“大梦惊蝴蠂”一句,意在表达对美梦的惊醒,蝴蝶在这里象征着美好而短暂的生活,令人感到无比遗憾。最后两句“哀歌行欲绝,丹旐雨斑斑”则是对失去的无尽哀痛,红色的旌旗在雨中斑驳,构成了一幅悲伤的画面,强化了诗中哀悼的情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极具艺术魅力,深刻地揭示了生死交替的悲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的追忆,表现了生死之间的深刻感悟,强调了生活的短暂与珍惜当下的意义。它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传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逝去生命的感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齐眉”指的是什么?
“青山”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佩环象征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乐寿县君吕氏挽词二首》。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