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自和

《自和》

时间: 2025-05-06 19:27:24

诗句

百尺城头著画阑,当年气欲压人寰。

天机野马浮游外,世事沙鸥浩荡间。

俗靡风颓畴底柱,功成身退盍循环。

君看方册中前鉴,办取轻帆及早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27:24

诗词名称: 自和

作者: 李曾伯 〔宋代〕

原文展示:

百尺城头著画阑, 当年气欲压人寰。 天机野马浮游外, 世事沙鸥浩荡间。 俗靡风颓畴底柱, 功成身退盍循环。 君看方册中前鉴, 办取轻帆及早还。

白话文翻译:

在高耸的城头上,我看到彩绘的栏杆, 那时的气势仿佛要压倒整个世界。 天机如野马般在外浮游, 世事就像沙鸥在浩荡的水面间漂浮。 世俗的风气已经衰败,根基也动摇, 成功之后若能身退,何不再来一次循环呢? 你看看书册中的前车之鉴, 应当早些收帆归来,避免更多的波折。

注释:

  • 百尺城头:形容高耸的城墙。
  • 画阑:装饰性的栏杆。
  • 天机:指自然或命运的变化。
  • 野马:象征自由不羁的性格。
  • 沙鸥:比喻世事浮沉不定,如同沙鸥随风漂流。
  • 俗靡:指世俗的风气衰败。
  • 功成身退:指事业成功后选择隐退。
  • 轻帆:指小船,象征轻松归来。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曾伯,字廷瑞,号白云,宋代诗人,以诗歌见长,作品多反映个人的志向与对社会的思考。
  •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李曾伯经历了世事变迁后,感受到生活的无常与自己的处境,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思考。

诗歌鉴赏:

李曾伯的《自和》展现了对人生与世事的深刻感悟。诗中描绘了一个高耸的城头,象征着人生的高点与成就,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对过往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思考。开篇的“百尺城头著画阑”勾勒出了一幅壮丽的画面,显示出诗人曾经的辉煌;而“当年气欲压人寰”则暗示了那种过于张扬的气势可能会带来的压迫感。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以“天机野马”来象征无拘无束的命运,暗示人生如同野马般难以驯服,浮游于世事之上。诗中“世事沙鸥浩荡间”的意象,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幻。随后,诗人对世俗风气的批判,表明他对当下社会的失望与警醒。

最后两句,“君看方册中前鉴,办取轻帆及早还”则是诗人对后辈的劝诫,提醒人们要汲取历史的教训,及时收获与回归,避免再次陷入世俗的漩涡中。这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哲理,既有对往昔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智慧与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百尺城头著画阑:描绘城头的壮丽与气派。
    2. 当年气欲压人寰:回忆往昔的雄心壮志。
    3. 天机野马浮游外:人生如野马般自由而不可捉摸。
    4. 世事沙鸥浩荡间:世事如潮水般起伏不定。
    5. 俗靡风颓畴底柱:对世俗风气的批判。
    6. 功成身退盍循环:反思成功后的选择,倡导归隐。
    7. 君看方册中前鉴:劝诫后人吸取历史教训。
    8. 办取轻帆及早还:提倡及时收帆,避免更多波折。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野马”和“沙鸥”,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功成身退盍循环”,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思考,提倡在成功之后适时隐退,吸取历史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意象分析:

  • 城头:象征成就与地位。
  • 画阑:代表美好与荣耀。
  • 野马:象征自由与不可掌控的命运。
  • 沙鸥:比喻世事的无常与漂泊。

互动学习: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天机”指代的是? A. 自然变化
    B. 个人命运
    C. 社会风气
    D. 文化传统

  2. 填空题:诗中“功成身退”的意思是_____

  3. 判断题:诗中强调应该在事业成功后继续追求名利。 (对/错)

答案:

  1. A
  2. 在事业成功后选择隐退。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推荐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登高》。
  • 诗词对比:李曾伯的《自和》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展现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但王维更偏重于宁静的自然意境,而李曾伯则更关注世事的变化与人生的选择。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因何吟 久旱吟 和王平甫教授赏花处惠茶韵 长忆乍能言 观天 首尾吟 其一二○ 寄商守宋郎中 年老逢春十三首 其七 意外吟 懒起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啭呖呖 衣貌 发愤自雄 弊车驽马 侵争 波池 包含狸的词语有哪些 翘足引领 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庆的成语 馬字旁的字 自字旁的字 亘古未有 倒八字的字 不丈夫 斗字旁的字 进贤用能 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