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16: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16:28
《雨中花/夜行船》 作者: 苏轼 〔宋代〕
今岁花时深院,尽日东风,荡扬茶烟。
但有绿苔芳草,柳絮榆钱。
闻道城西,长廊古寺,甲第名园。
有国艳带酒。天香染袂,为我留连。
清明过了,残红无处,对此泪洒尊前。
秋向晚,一枝何事,向我依然。
高会聊追短景,清商不暇余妍。
不如留取,十分春态,付与明年。
今年花开的时节,在深院中,整天都被东风吹拂,茶烟飘荡。但只剩下绿苔和芳草,柳絮和榆钱飘飞。我听说城西有长廊古寺和名园豪宅,那里的美酒和花香让我留连不已。清明节过后,残红无处可寻,面对这一切我不禁在酒杯前流泪。秋天渐晚,仍有一枝花儿在我面前,究竟有什么事情让我如此依恋?欢聚的时光短暂,清商乐曲中无暇顾及繁华。不如将这满园春色留住,留给明年再赏。
作者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宋代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是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和诗人,才华横溢,作品广泛流传,对后世影响深远。苏轼的诗词以豪放、清新著称,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雨中花/夜行船》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时期,正值他人生的低谷。尽管身处逆境,苏轼依然对生活保持乐观态度,表现出对春天的珍惜与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春天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开头几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花开的景象和春天的气息,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氛围。随着清明的过后,诗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美好的瞬间难以留住的惋惜。特别是“残红无处,对此泪洒尊前”,透出一种对逝去的美好和时光的无奈。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一枝何事,向我依然”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尽管秋天已经来临,生命的美好仍在于对过去的回忆和珍惜。最后一句“不如留取,十分春态,付与明年”,则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深刻感悟,体现了苏轼在逆境中仍能保持的乐观和豁达。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珍惜,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展现了诗人豁达的生活态度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今岁花时深院”,指的是哪个季节?
A. 冬天
B. 春天
C. 秋天
D. 夏天
“清明过了,残红无处”中,清明节的意义是什么?
A. 祭奠祖先
B. 迎接春天
C. 丰收的季节
D. 结束寒冷
诗人希望将“十分春态”留给明年,表明了他怎样的态度?
A. 对生活的无奈
B. 对未来的希望
C. 对时间的抱怨
D. 对秋天的厌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