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04: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04:04
泗州除夜雪中黄师是送酥酒二首
作者:苏轼
暮雪纷纷投碎米,
春流咽咽走黄沙。
旧游似梦徒能说,
逐客如僧岂有家。
冷砚欲书先自冻,
孤灯何事独成花。
使君半夜分酥酒,
惊起妻孥一笑哗。
关右土酥黄似酒,
扬州云液却如酥。
欲従元放觅拄杖,
忽有曲生来坐隅。
对雪不堪令饱暖,
隔船应已厌歌呼。
明朝积玉深三尺,
高枕床头尚一壶。
落雪纷飞,像碎米一样洒落,
春水缓缓流淌,带走了黄沙。
往日的游玩似梦一样只能叙述,
被迫离开的客人,像和尚一样没有家。
冰冷的砚台想要书写,却先已冻住,
孤灯下,何以独自盛开?
使君在半夜分送酥酒,
惊醒了妻儿,发出一阵欢笑。
关外的土酥,颜色像酒一样黄,
扬州的云液却如酥一样细腻。
想要从元放那里找根拐杖,
忽然有曲生过来坐在角落。
面对雪,难以忍受饱暖,
隔着船,应该已经厌倦了歌声呼唤。
明天早晨积雪深达三尺,
床头高枕之上还有一壶酒。
作者介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以诗文、词、散文闻名,风格豪放洒脱,兼有现实关怀。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神宗元丰年间,苏轼因政治原因被贬,身处泗州,正值除夕,雪中写下此诗,表现了对旧游的怀念、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亲情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描写除夕夜的雪景,融入个人的情感和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往昔的怀念。诗的开头以“暮雪纷纷”引入,展现了宁静的雪夜,给人以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感受。接着,诗人回忆过去的游玩,感慨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表现出一种孤独感和对归属的渴望。
“冷砚欲书先自冻,孤灯何事独成花。”通过写砚台的冰冷与孤灯的花,暗喻创作的艰难与孤独的心境。接下来的“使君半夜分酥酒”,则是生活中难得的温暖时刻,亲情的温馨与欢笑在此刻得以体现,形成了诗歌情感的对比,反映了人间的冷暖。
最后,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对生活的理解在“明朝积玉深三尺”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积雪与美酒相互映衬,展现了生活的丰富与多样性。整体来看,诗人在雪中既有孤寂感,也有温暖与希望,形成了丰富的情感层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多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雪夜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暮雪纷纷”指的是什么季节?
“使君半夜分酥酒”的意图是什么?
诗中“明朝积玉深三尺”中的“积玉”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