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50: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50:58
乔木卷苍藤,浩浩崩云积。
谢家堂前燕,对语悲宿昔。
仰看桄榔树,玄鹤舞长翮。
新年结荔子,主人黄壤隔。
溪阴宜馆我,稍省薪水役。
相如卖车骑,五亩亦可易。
但恐鵩鸟来,此生还荡析。
谁能插篱槿,护此残竹柏。
高大的树木缠绕着青藤,云层浩浩荡荡地聚集。
谢家的庭前燕子,悲伤地诉说着往日的情景。
仰望桄榔树,玄鹤在空中翩翩起舞。
新年时结出的荔枝,主人却与黄土相隔。
溪边的阴凉正好适合我住下,稍微减少了柴薪的劳作。
像相如那样卖车换马,五亩地也能交易。
但担心鵩鸟的到来,这一生恐怕还要漂泊。
谁能在篱笆上插上木槿,以保护这残存的竹柏。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歌风格豪放,情感真挚,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苏轼被贬期间,表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故乡的思念。在经历政治风波的情况下,他选择通过诗歌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人生的思考。开头描绘了周围苍翠的自然环境,展现了诗人豁达的心态。接着通过燕子和桄榔树的形象,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诗中提到的“新年结荔子”,不仅是对丰收的期待,也象征着生活的希望。最后几句则流露出对未来生活的忧虑,尤其是对鵩鸟的担心,折射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而又不失乐观的情绪,体现了苏轼胸怀的宽广与深刻的思考。整首诗在描写自然的同时,也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哲理思考,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豁达与对故乡的眷恋。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安定生活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挣扎。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谢家堂前燕”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期待
B. 怀念
C. 失落
D. 喜悦
诗中哪个意象代表了丰收的希望?
A. 乔木
B. 荔子
C. 鵩鸟
D. 玄鹤
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担忧主要体现在什么意象上?
A. 篱槿
B. 鵩鸟
C. 残竹柏
D. 浩浩崩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