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一枝花·咏喜雨

《一枝花·咏喜雨》

时间: 2025-05-06 22:22:05

诗句

用尽我为国为民心,祈下些值金值玉雨,数年空盼望,一旦遂沾濡,唤省焦枯,喜万象春如故,恨流民尚在途,留不住都弃业抛家,当不的也离乡背土。

[梁州]恨不得把野草翻腾做菽粟,澄河沙都变化做金珠。

直使千门万户家豪富,我也不枉了受天禄。

眼觑着灾伤教我没是处,只落得雪满头颅。

[尾声]青天多谢相扶助,赤子从今罢叹吁。

只愿得三日霖霪不停住,便下当街上似五湖,都渰了九衢,犹自洗不尽从前受过的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2:22:05

原文展示

一枝花·咏喜雨
—— 张养浩 〔元代〕
用尽我为国为民心,
祈下些值金值玉雨。
数年空盼望,一旦遂沾濡,
唤省焦枯,喜万象春如故。
恨流民尚在途,留不住都弃业抛家,
当不的也离乡背土。
梁州恨不得把野草翻腾做菽粟,
澄河沙都变化做金珠。
直使千门万户家豪富,
我也不枉了受天禄。
眼觑着灾伤教我没是处,
只落得雪满头颅。
尾声青天多谢相扶助,
赤子从今罢叹吁。
只愿得三日霖霪不停住,
便下当街上似五湖,
都渰了九衢,犹自洗不尽
从前受过的苦。

白话文翻译

我为国家和人民尽了心力,
恳求天降一些金银般的甘霖。
数年来我空自盼望,终于等来了这场雨,
滋润了干枯的土地,喜看万物复苏如春。
却恨流离失所的百姓仍在路上,
无奈地抛弃家业,远离故乡。
梁州的百姓恨不得把野草翻成粮食,
河里的沙子都想变成金珠。
即使千家万户都富裕了,
我也不觉得自己白受了上天的恩赐。
眼看着灾难让我无处可去,
头上只落得满是白雪。
最后感谢上天的帮助,
从今以后不再叹息。
只愿这场雨能下个三天三夜,
让街道像五湖一样,
把九条大路都淹没,
也洗不去我曾经受过的苦。

注释

  1. 用尽我为国为民心:我尽了心力,为国家和人民操劳。
  2. 值金值玉雨:如同金银一般的珍贵雨水。
  3. 数年空盼望:多年白白地等待。
  4. 唤省焦枯:唤醒干枯的土地。
  5. 恨流民尚在途:可怜流离失所的百姓仍在路上。
  6. 梁州:指的是梁州地区,古时以农业为主。
  7. 雪满头颅:形象地描述了饱受苦难的状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养浩,元代诗人,字士纯,号山樵,山西平阳人,擅长诗词,尤其在元曲方面有较高成就。他的作品常关注民生,表达对社会的不满和对人民的关怀。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民生困苦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喜雨的描绘,反映了人民对丰收和安宁的渴望,同时也表现出对流民苦境的深切同情。

诗歌鉴赏

《一枝花·咏喜雨》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人以“喜雨”为背景,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注和对自然的感恩。开头部分,诗人用“用尽我为国为民心”来表明自己的情怀,接着祈求天降甘霖,展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责任感。然而,尽管雨水滋润了干旱的土地,诗人却感到流民仍在途,家业被抛弃,流露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与悲哀。

诗中的意象丰富,通过“金值玉雨”“野草翻腾做菽粟”等形象,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现状的无奈。尤其是“眼觑着灾伤教我没是处”,深刻地描绘了诗人对灾难的无助感,最后的“只愿得三日霖霪不停住”则表达了诗人对雨水的期盼与渴望,象征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在表达情感上层次分明,既有对大自然的感恩,也有对人间疾苦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社会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联表达了诗人为国为民的决心和愿望,期待丰雨。
  • 第二联通过细腻的描绘,表现了雨水的到来带来的欣喜。
  • 第三联揭示了流民的困境,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悲哀。
  • 第四联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人们对生活的渴望。
  • 尾声则是对未来的期待和感恩,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执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值金值玉雨”比喻雨的珍贵。
  • 夸张:如“恨不得把野草翻腾做菽粟”,渲染人们对生计的迫切需求。
  • 对仗:整首诗在对仗上有明显的工整,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喜雨来表达对自然的感激,同时也揭示了社会的苦难与人们的渴望,展现出诗人对故土和人民的深厚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喜雨:象征着希望与生机。
  2. 流民:体现社会苦难与人道关怀。
  3. 金珠:代表富饶与美好生活的追求。
  4. 雪满头颅:象征着饱经风霜的苦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希望天降怎样的雨?

    • A. 甘霖
    • B. 暴雨
    • C. 雪
  2. 诗中提到的“梁州”是指?

    • A. 一个城市
    • B. 一个地区
    • C. 一种农作物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愿望?

    • A. 希望雨停
    • B. 希望雨能持续
    • C. 希望流民回家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杜甫
  • 《江雪》——柳宗元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夜喜雨》同样表达了对雨的喜悦,但更侧重于自然对农田的滋润,而张养浩的《一枝花·咏喜雨》则更加强调了人间的疾苦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展现出更为复杂的情感层次。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经与汉乐府》
  • 相关学术论文与评论文章。

译文

为国为民,我鞠躬尽瘁、沥血呕心,求来了这一场雨,宝贵得如玉如金。老百姓空盼了好几年,今天终于把大地滋润。干枯的庄稼绿色新。春天回来了,使万物欣欣,令我高兴;逃荒的百姓,仍颠沛流离,使我遗恨。老百姓呆不住了便抛家别业,灾民们受不了时才离乡背井。 我恨不得,把遍地野草都变成茂密的庄稼,让河底沙石都化做澄黄的金珠。 直到家家户户都生活得富足,我也算没有糟踏国家的俸禄。 眼睁睁看着天灾成害无所助,让我只急得白发长满了头颅。 多谢老天爷的扶持帮助,老百姓从此没有哀叹处。 但愿这大雨一连三天不停住,哪怕下得街道成了五大湖, 大水淹没了所有大路,也还洗不尽老百姓这几年受过的苦!

赏析

  作者官居高位时直言敢谏、与时不合,便中流涌退、回家隐居。朝廷几次征召,他都不出来。但为了关中百姓大旱之苦,他却高龄出仕。他把自己的钱拿出来救济灾民,夜晚向天祈祷,白天出外赈灾,整日辛劳,有时因念百姓疾苦而痛哭不已,四个月后便病倒去世了。关中一带百姓哀痛如失父母。作者因此受到人民的景仰和赞扬,被历史公认为好官。   好官为百姓而死,坏官把百姓整死。因此中国人有赞扬好官的传统。但好官确实太少了,而且越来越少。   人民永远记得为他们而死的好官,但也不会忘记整死无辜百姓的坏官,因为他们还要亲手把其中最坏的钉到历史的耻辱柱上去。   套曲 〔一枝花〕《咏喜雨》,是他在陕西救灾时所作,比较真 实地反映了灾区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生活。在元代散曲中这些作品是难能可贵的。   久旱逢雨的喜悦心情,表现其对农业生产和百姓的关心。感情深挚,语言朴实无华。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和形象的比喻的运用,为作品增色不少,艺术效果尤为显著。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蜀士卢石受二首 木绵铺 南山感旧 夜读传灯杂书六言八首 记辛酉端午旧事二首 五和 其一 长溪陈梦雷携表弟赵君玉书相访 杂题 观调发四首 杂咏一百首·夏无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5画起名常用字精选_5画吉利汉字推荐 包含乖的成语 磇硄混玉 宝盖头的字 制院 羽翼丰满 病字头的字 蒲望 带阝旁的字有哪些?带阝的汉字大全 利刀旁的字有哪些_利刀旁汉字大全及书写规则 手字旁的字 折节 乐字的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品竹弹丝 包含另的词语有哪些 心满原足 朝阳鸣凤 狎邪 单人旁的字 髟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