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58: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58:58
过眼凉秋晚。抱膝酸吟惯。蘋洲渔笛都拥琴案。看减字偷声,写得词华烂。休道豪情擅。待檀板红牙,倩个小鬟轻按。笑侬亦红裁白判。惹得吟逋绊。到如今爨弄何曾算。羡滴粉搓酥,字字珠玑绽。肯便浮名换。一曲风流,早已是旗亭传遍。
夕阳下,凉爽的秋天渐渐过去,我抱膝而坐,习惯了这种酸楚的吟唱。水边的渔笛声遍及琴案,听着那悄声细语的字句,写出的词句美丽动人。不要说我豪情万丈,等到檀板轻声敲击,那个可爱的丫鬟轻轻伴奏。我也笑着穿着红衣,裁剪着白布,惹得吟唱的人停下了脚步。直到如今,过去的情感又算得了什么呢?羡慕那些饱含情感的字句,每一个字都像珠子一样闪光。难道我愿意用名声来交换这些吗?这一曲风流,早已在酒旗亭中传遍。
赵芬,清代诗人,生活于清朝中期。其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反映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善于运用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
《一枝花 题严比玉》创作于赵芬晚年,作品中流露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以及对艺术创作的深切思考,表现出诗人对名声与艺术价值的反思。
赵芬的《一枝花 题严比玉》将秋天的凉意与诗人的内心情感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当前处境的感慨。诗的开头“过眼凉秋晚”,以时光的流逝引入,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气氛。接下来的“抱膝酸吟惯”,则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思索与感慨。
“蘋洲渔笛都拥琴案”,描绘了水边的宁静,渔笛的声音与琴音交织,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看减字偷声,写得词华烂”,表达了诗人对创作的热爱以及对美好词句的追求。
诗中多次提到的“豪情”与“浮名”,则引发了对名声与艺术价值的思考。诗人似乎在怀疑那些追求名声的行为,认为真正的艺术应当是自然而然的表达,而非浮华的追求。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意象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艺术的执着追求,留下了深远的艺术魅力。
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执着与对名声的思考,强调了真正的艺术应当超越名利,内心的真实情感才是最重要的。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思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诗中提到哪种乐器伴奏?
A. 琵琶
B. 笛子
C. 檀板
D. 古筝
“羡滴粉搓酥”中的“滴粉”指的是?
A. 美丽的诗句
B. 吟唱者
C. 名声
D. 生活
诗中表现的情感主要是?
A. 快乐
B. 忧伤
C. 愤怒
D. 疲惫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一枝花 题严比玉》在情感表达上更为内敛,反映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李清照的作品多表现夫妻离别的愁苦,而赵芬的作品则更关注个人艺术的追求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