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16: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16:46
双头莲 除夕靖州作
作者: 易顺鼎 〔清代〕
马足鸡声,便忘却人间,悤悤甲子。
灯亭爆市。向暗里唤醒,倦游心事。
闲对绿酒红炉,正霜寒如水。
还料是。梦醒江南,梅花夜深无睡。
算只骚客多情,向尊前犹恋,冷吟滋味。
花明柳脆。怕从此不肯,伴侬憔悴。
漫把一箭年芳,付天涯孤骑。
凭检理。半箧红词,春愁又起。
马蹄声和鸡鸣声,让我忘却了人间的烦恼,时光悄然流逝。
灯火辉煌的街市,仿佛在黑暗中唤醒我疲惫的心情。
我悠闲地对着绿酒和红炉,正如霜寒如水般的寒冷。
我仍然想,梦醒在江南,梅花夜深时我无法入睡。
算起来,只有我这个多情的骚客,仍在酒前留恋,冷吟着那味道。
花儿明艳,柳树脆弱,怕是从此不再愿意陪伴我,令我憔悴。
我漫无目的地把这美好的年华,交给那天涯的孤独骑士。
只希望能理清思绪,然而半箧红词,春愁又再次涌起。
作者介绍:易顺鼎(约1650-约1730),清代诗人,以词作著称,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作于除夕,正值辞旧迎新的时刻,诗人借此表达对过去一年生活的回顾与对未来的期盼,夹杂着思乡之情与孤独感。
这首诗描绘了除夕时分的浓厚氛围,同时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伤。开头通过“马足鸡声”勾勒出节日的热闹场景,随后却在“倦游心事”中表现出一种心灵的疲惫和对过往的反思。诗人在与绿酒红炉的闲适中,感受到霜寒如水的冷意,象征着内心的孤寂与不安。
“梦醒江南,梅花夜深无睡”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深夜无法安眠,思绪万千,仿佛在与梅花对话,梅花在寒冬中顽强盛开,正如他在孤独中寻求生存的意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节日的繁华与个人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刻的哲理:在喧嚣的外表下,内心的孤独与思考才是最真实的存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节日的热闹与个人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未来的迷茫,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马足鸡声”象征什么?
“梦醒江南”中的“江南”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未来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两首诗都展现了诗人孤独的内心世界,但易顺鼎更偏向于对生活现状的反思,而李白则是对饮酒作乐的洒脱姿态。